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生活离不开玩耍。我们也都明白,很多发明创造并不是死肯书本,圈在教室里的死气沉沉的学生发明创造的。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鸟笼般的教室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还能产生多少思维的火花,他们怎么能亲身体验到知识的用处。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夏山学校》中有这样一段话,‘书本是学校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的只是读、写、算,其余的是工具、泥巴、运动、戏剧、图画和自由。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学校的课程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耐心,它剥夺了孩子们最重要的玩耍的权利,造成的只不过是一批小老头而已。不能说是完全认同,至少我比较欣赏它。
我不禁要问,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一台学习的机器,一个知识的容器。机械的学习,我们老师累,学生更累。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不上学的念头始终在脑子里打转。
我们不妨走近学生,了解一下学生一天的生活,也许从中你能悟出些什么。学生七时三十分到校,开始晨读,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上、下午之间还有午诵。每节课都在教室里读、写、算,动作慢一点的学生别说玩了,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音、体、美被语、数、英抢占。学生只有机械的、被动的接受,他们没有选择的。孩子们每天身心疲惫。他们期待的眼神中似乎在说,给我一点自由空间。
当代大学生,论知识,他们知道的很多。但对人生、对生活的看法如同婴儿。他们只被教给 怎样了解,却未学到怎样感受。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出息门生难为婿》,同事把一位老教师的得意门生介绍给他的女儿,而这位教师则不同意。虽然他学业有成,但基本的生活礼貌都不懂,不能把女儿托付给他。我们可曾想过原因。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品德教育。
教师也有自己的苦衷,成绩就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考的不好,就得离开学校,到外校去交流,就得找领导。谁都害怕自己考到后边,有谁愿意丢这个人。
我们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扎扎实实地搞素质教育,而不能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