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详细内容
- 小城民间借贷的疯狂末路
- 发布时间:2012/2/13 阅读次数:184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因为患有先天性脑瘫病,王明东动作有些不协调,干活很吃力,别人一个小时的活,他要干仨小时,为此他从小就被很多村民同情。
可是,在2008年,王明东20岁的时候,他却在当地建起了规模最大的生态养鸡场,还带动300多农户一起致富。
苦命男孩誓言活出尊严
王明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时,因大脑缺氧造成脑瘫。直到6岁时,王明东才能够勉强自己走路。他很想上学,可是走路却成了他最大的障碍。王明东的家离村里的小学只有10分钟的路程,可王明东却要走半个多小时。最多的一次,他一路上摔了25次跤。尽管这样,王明东还是咬着牙坚持到学校上课。父亲不忍心,只要有空就送儿子上学。
除了走路,王明东说话和写字也都非常吃力,因为右手抖得厉害,他就用左手写字。幸运的是,他的智力没有受到影响,每次老师要求背诵课文,王明东都是第一个背完。尽管这样,王明东还是经常被同学们嘲笑。
为了练好协调能力,王明东经常尝试着帮父母干活,劈柴、挑水、砍猪草,只要他能干的,他都要试着干。因为手发抖,砍猪草的时候,他经常砍伤自己。
为了练习走路,王明东爱上了踢足球。每到下课的时候,他都会到足球场踢球,这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2004年4月,经过层层筛选,王明东被选为重庆市残疾人足球锦标赛脑瘫组队员。他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重庆,参加全国残疾人足球锦标赛,代表重庆队获得了银牌。
虽然没拿到冠军,但是足球场上的成绩,给王明东很大的鼓舞,他似乎找到了人生路上未来的方向。可是,命运却像有意捉弄这个刚满16岁的男孩。2005年,王明东初中毕业,他想考取重庆市一家体育职业高中学习足球,却因为残疾被拒之门外。
王明东想跟着父亲一起出去打工赚钱,可是父亲打工的公司却说什么都不愿意接收他。
求学无门,打工又被拒绝,王明东沮丧到了极点。那段时间,王明东的母亲又患上了肾炎综合征。
王明东很着急,他想带母亲去医院,家里却没有钱,情急之下,他跑到邻居家去借。可是连续跑了几家邻居,都没有借到钱。
一连串的打击,让这个原本想坚强起来的男孩再也忍不住了,王明东回家后大哭一场。
虽然王明东的父亲及时赶回来,给母亲看了病,可是这件事却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想过离家出走,也想过死,但看着患病的母亲和正在上学的妹妹,王明东最终打消了这些念头。从那以后,王明东暗暗发誓,再也不哭了,他决定自己赚钱,活出自己的尊严。
艰难创业一波三折
有一次,王明东跟母亲到集市上买菜,发现集市上的土鸡非常好卖,他决定养殖土鸡。2008年春天,父亲拿出打工时赚的一万元钱给了王明东,王明东在老家的山上承包了一块林地,又买来3000只土鸡饲养在林地里。那段时间,他就住在林子中临时搭的小棚子里。遇到有养殖经验的人,王明东就请教土鸡的养殖方法。他信心满满,决定大干一场。
可是,灾难却悄然而至。一场罕见的大雨,淋灭了王明东所有的希望。
2008年5月,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暴雨。王明东想把鸡赶到房檐下避雨,因为腿脚不好,山上泥土湿滑,他踉踉跄跄地赶鸡,还摔了好几个跟头。忙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把鸡都赶到了一起。可大雨过后不到一个星期,王明东养殖的3000多只土鸡,全部死了。
原来,那场暴雨过后,本来就不太适应环境的小鸡发生了应激反应,王明东没有经验,给鸡治疗不及时,所以才发生了惨剧。
初次创业就宣告失败,刚刚燃起生活希望的王明东,再次陷入困境和绝望之中。
虽然王明东每天还是像平常一样吃饭干活,可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他没有向任何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却把情绪都寄托在写作上。虽然写出的字得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但是那段时间,写作却寄托了他所有的快乐。
半年时间里,王明东写了15万多字的剧本,主人公的故事就是王明东的缩影。他想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人,如果有一双翅膀,自己仍然可以飞。
2009年4月的一天,王明东在家里修房顶,突然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这个人一进门就说是要给王明东投资,王明东简直不敢相信。
他叫杨忠,是重庆市彭水县一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2008年,他在王明东的村子里修公路时,就经常看见王明东自己挑水、喂鸡。后来,杨忠听说了王明东的故事,非常感动,就决定帮助他。
杨忠为王明东投资5万元,建了一座四百多平方米的养鸡场,又给王明东购进了3000只鸡苗,重新养殖土鸡。
王明东的创业精神打动了龙溪乡政府。2009年5月,乡政府对王明东的养鸡场非常重视,专门派来技术员,现场指导王明东养殖土鸡。
有了这些支持和帮助,王明东信心更足了。一个月后,王明东又听说乡里有到重庆西南大学去学习养鸡技术的机会,就主动报名,成了当时30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一名残疾人。通过这次学习和当地技术员的指导,王明东很快掌握了养鸡技术。
在质疑声中成立合作社
王明东的父亲也不再出去打工,全力帮着儿子养鸡。虽然王明东行动还是不灵活,但是鸡场里的活都能自己干,他也很喜欢和小鸡们待在一起。
2009年国庆期间,王明东养殖了4个月的3000只土鸡可以出栏了。他把土鸡拉到黔江市场上去卖,定价六块五一斤。因为王明东养的土鸡个头适中,价格合理,很受消费者青睐。3000只土鸡,两天就卖完了,一共赚了3万元钱。这是王明东自创业以来第一次赚钱,他很兴奋,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
2010年元月,王明东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成立合作社。这个决定让周边的人都很惊讶。
此前,王明东听到一个消息,重庆市正在实行万元增收政策,国家能够给小型合作社在养殖上提供优惠政策,就是原价六块五一斤的土鸡,发给农户只要三块五一只。王明东觉得,这是一个扩大规模的好机会。可是,他的这个想法不但没有人看好,还遭到质疑。
无论王明东怎么说,村民们还是找各种理由不愿意和他一起干。尽管遭受冷遇,但王明东却很有信心。他考察过市场,土鸡的市场空间还很大,只要养出来,肯定不愁卖。王明东又一遍遍地劝说村民,并给大家许下了这样的承诺:“我可以保证,如果合作社破产,是我经营不好,与你们无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6户村民被说动心,愿意跟王明东一起干。2010年4月,王明东和这6户村民成立了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王明东任理事长。王明东把自己的养鸡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养殖户,他自己也扩大了规模,又购进了7000多只土鸡苗。
2011年3月,经人介绍,王明东跟重庆市一家农贸公司达成了供销协议,只要是合作社养出的土鸡,他们全部收购,并将合作社吸收为农贸公司的联合社员。王明东运用小合作社依托大公司的方法,兑现了对村民的承诺。
2011年上半年,王明东已经带动全村300多户村民一起养鸡致富,他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