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详细内容
- 用两元钱做人生意
- 发布时间:2012/3/20 阅读次数:431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修庆生,少年离家,从故乡福建到河北保定,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开过小饭店,卖过服装,经营过小商品,几经起落,最风光的时候,也曾手握几十万资产。然而,商海永远暗流汹涌,2001年,失败的打击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离开了保定另谋发展。
带着仅剩的2000元钱,修庆生来到了济南,继续做起自己熟悉的服装生意。可命运再次和修庆生开了个玩笑,由于产品积压,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上了身上所有的资金。
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绝望,修庆生边卖开水维生,边思考着自己的出路。很快,他便注意到,济南市场上有人在开一种“一元店”。这种小店里经营的产品五花八门,从生活用品到小工艺品,价格都是一元钱。同时,他也注意到,“一元店”的经营亦喜亦忧,喜的是由于价格便宜,确实吸引了不少顾客,忧的是店内的产品质量低劣,不足以形成持续的消费。
如果把“一元店”升级成“二元店”,情况会怎样?
当这个想法在脑海中出现,修庆生的天亮了。他果断地拿出所有资金,加上借来的5000元钱,开起了济南第一家“二元店”。
生意是做出来的
修庆生的第一家“二元店”,开在市场旁喧嚣而杂乱的马路边,面积只有14平方米。经营品种包括日用品、饰品、工艺品等。然而,“二元店”在开业后很长时间内,生意一直冷清。
修庆生思考再三,发现“货源”是“二元店”成败的关键。之前他店里的商品,大多是从当地的批发市场上进货,无论是品种、价格、质量上都不具备优势。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走出去,从商品的源头,也就是生产厂家寻找货源。
十余年的经商生涯,让修庆生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找自己需要的产品:山西有陶瓷制品的生产厂家,塑料制品集中在浙江,义乌是百货的集散地……将自己手中掌握的渠道梳理了一遍,修庆生出发了。
手里的资金实在是太少了,为了能多进些货,修庆生坐最便宜的绿皮车,每天只在路边吃碗最便宜的面。然而,当听到他要货的数量,很多厂家的业务员甚至连谈也不肯和他谈。
修庆生并不气馁,一次次地找到厂家要求进货,终于,有一个厂家被他磨得没了耐性,索性批给他几箱货,只求他不再找麻烦。正是靠着这种“死缠滥打”,修庆生硬是把小店里的空间一点一点地填起来。
商品有了,怎样扭转顾客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二元店”的成见呢?修庆生和顾客玩起了心理游戏,在进货时,他有意选择一些价格相对较高,质量较好的产品,将这些商品摆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当有顾客进门,第一眼就看到这些“超值”产品,有的甚至比当地批发市场上还便宜。这些商品迅速为修庆生带来了人气,给顾客留下了一个“这家店东西又好又便宜”的印象。这些产品虽然本身不赚什么钱,但顾客在“又好又便宜”的心理作用下,总会顺手买些别的商品,利润就从这里来。
随着商品的增加,“二元店”的经营日益红火,14平方米的小店终于容不下修庆生的生意了。他在济南东门租下店面,挂起了“修记二元超市”的牌子。那间14平方米的店面,从此成为历史,被定格在照片上。
两元钱的商业游戏
东门的直营店开张后,生意依然火暴,修庆生开始想,也许可以再开一家店。就这样,一家店接一家店地复制下去,到2005年,他已经在济南开起了7家直营店。
就在此时,一些投资者开始找上门,和修庆生商谈批发商品。
修庆生制订了一套整店输出方案,“修记”的扩张方式,不是普通的批发商品,而是要将“修记二元超市”一次又一次复制。投资者加盟后,不但能从总部获得质优价廉的商品,还能从选址、配货、摆货、管理等方面得到一系列的指导。靠这种整店输出的方式,一年的时间里,修庆生在山东各地开起400家店,占据了山东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是到了向全国扩张的时候了。修庆生谋划着自己的全国战略,然而没料想,一场行业危机正是在这时悄然袭来。
2007年年初,“二元店”这个项目,在被投资者所关注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些项目炒作者的视线。一个又一个“二元超市”的品牌相继出现,然而当投资者满怀希望地加盟后,才发现,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精心设下的骗局。
“二元店”的名声岌岌可危
“修记”被卷入了一场本来毫不相关的风波,招商工作陷入停顿。
要自救,首先要拯救整个行业。当又一次有加盟商带着怀疑的眼光到“修记”总部考察时,修庆生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桌上的电脑,他调出了所有的连锁店名录,任凭加盟商查阅,并打电话去咨询。
借社会上对“二元店”议论纷纷的时机,修庆生请记者到公司和各加盟店采访报道,这为“二元店”打开了市场,加盟商四处考察,发现“修记”真正值得信任。危机就这样转化为机遇,修庆生不但挽救了“二元店”的名声,还借助这些炒作一举打开了全国市场。
之后短短一年时间,“修记”在全国各地开起1000余家加盟店,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