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电影,我连续在一个月里看了两遍。第一次看到时候,媒体上鲜有评论,看了之后,写了千把字的小文章,自己不满意立马给删除了。第二次的时候,临近香港金像奖。这部《天水围的日与夜》,才被大肆的报道。其中有一个片段很让人深思。死了女儿的阿婆,因为女婿的新婚,自己一个搬到了天水围住。或许是因为无聊,或许是因为要钱生活,阿婆很快的在超市找到了一份工作。找工作的过程也简单得让大陆的众多高校毕业生大跌眼镜。
如果放在大陆,雇主是不会这样低调处理的。首先待遇上的压制;其次,千挑万选。可能到了最后,还得用些非正常的途径来进入。
因为人口多(这优势,一直被用来市场分析消费能力的绝对前景,也是外资和扩大内需的救命草),所以,有些用人单位,常常觉得自己能够提供岗位,就如上帝一样仁慈。因而,面试的过程,就是一个单方面的“追求”的过程。
面试官稍有不满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去留。当然,那些私企的老板是有绝对的权利来决定一个人的去留的。只是,提他们有些悲哀。中国六成的企业,不知道人力资源是什么概念,更不知道人力资源是在什么的。更好笑的是,有些企业根本就是在凭感觉做事。
有一个朋友,被一家服装企业聘来做设计,可是还没有一个月,因为经理的情妇有一个男性朋友要找设计的工作,结果,这朋友就也被潜规则了。
古人所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应该是最佳的表现时机。众观个人所面试的所有过程中,九成的企业,都是非专业人士做着专业事情。结果可想而知?!
没次看到那些媒体或者专家评述这公务员的考生太多之类的话,都觉得脸红。当然,我得承认,刚毕业的那年,我参加过湖南省的公务员考试。在中国可以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去拼搏的机会不是很多,公务员虽然竞争激烈,但至少也马虎算一个机会。何况,“一招成功,衣食无忧”啊。不管在哪里,只要没有超过96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公务员绝对是上等的社会圈层。所以啊,原谅那些考生吧,特别是那些刚毕业的学生。
这样看来,外国的比准的人才选拔制度,还是比较靠谱的,虽有那么一点点呆板,但是那些妙趣横生和比较奇特的面试经历也大部分出现在国外。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中国只有将老的千里马和不近视的伯乐。要想有那种眼光独到的伯乐,发现一匹潜在的千里马,除非,有中500万的运气。不过,报纸上登载着,全国每天都好几十人中了500万的大奖。那么,看来只能怪我们的运气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