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当前,上海、北京等地的奥数学习仍是一窝蜂,尽管国家教委早在2000年就命令严禁学校开设“奥数班”,但是仍有很多机构还在辅导“奥数”,为什么国家教委禁止开设“奥数”呢?请看一下题目:
问: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
答:这个数列的前500项是: 1、2、3; 2、3、4; 3、4、5 ……;165、166、167; 166、167、168; 167、168。
解法一:这个数列里有1个1、2个2、2个168、3个3、4、5、……、165、166、167,所求的和=1+2×2+2×168+3(3+167)÷2×165= 42416。
解法二:把1、2、3;2、3、4;3、4、5……;165、166、167;166、167、168;167、168写成三个数列: 1、2、3、165、166、167 2、3、4、166、167、168 3、4、5、167、168 这样,所求的数列的和就等于上述三个数列的和,也就是: (1+167)÷2×167+(2+168)÷2×167+(3+168)×166÷2=42416。
1、2、3、2、3、4、3、4、5、4、5、6……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可鼎鼎有名的数学家也没能一下子解出答案。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到南京大学,对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感到十分不解,他本人就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数学竞赛。而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师评价】
一、“我从没拿过奥数竞赛奖”
奥昆科夫是俄罗斯数学家,2006年获得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菲尔茨奖。这个奖项的获奖难度甚至超越了诺贝尔奖,从1936年到2006年仅有50人获得,也有人将它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可这样一位享誉全球的数学大师却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上过奥数,也没有参加过数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在俄罗斯,没有专门培训学生上奥数的机构,他自己也从来没有上过任何特别的学校,进行过数学方面的特别训练。“事实上,我上高中时,反而对社会科学很感兴趣。我参加过一次德语奥林匹克的竞赛,还有两次经济学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可数学的倒一次也没参加过。”
对现在的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奥昆科夫很不赞同。“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如同自行车,对人们来说是好的交通工具,但是并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喜欢骑车、必须骑车,或者是被强迫着参加自行车比赛。
他还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女儿,他就没有特别培养过女儿对数学的兴趣。小女儿经常在数学方面会遇到一些难题,他和夫人都会帮助她去解决,但从来没有刻意让她做难题。“兴趣有时候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不是靠外界去影响他,培养的。”
二、小学奥数题一时没算出来
聊了半天奥数,记者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一道小学奥数题,让这位数学家来试试看。“Surprise!(惊讶、意外)”听说记者要他现场解题,他哈哈大笑起来,却没有拒绝的意思。
“题目是这样的,1、2、3、2、3、4、3、4、5、4、5、6……问:前500个数的和是多少?”粗粗听了一遍题,奥昆科夫露出轻松的笑容,“哦,很简单。”记者把题目递给他,并给了他一张草稿纸。抿着嘴,他低着头把题目仔细看了几遍,却迟迟没有动笔。等了几分钟,记者还没看到他算出答案。正在纳闷中,就见奥昆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
看来,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算出奥数题的结果,对这位大数学家而言也不是太容易的事。
【究其原因】
既然国家教委禁止“奥数”学习,数学大师也面对“奥数”略有为难,为什么“奥数班”还如火如荼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都是“名校搞的鬼”。名校是“限额”招生,于是乎就要自主考试,考什么?语数英大家都会,那就看你的特长,巧立一些名目,什么要什么什么证书、什么奥数等,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瞄上了“名校”,就要跟上“步伐”以为只要孩子上了名牌中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奥数题很难,学习起来也是十分枯燥,也是无意义的,有些题目到了中学换一种解题方式就会很简单,不会难倒学生的。
还有一个问题,名校未必名师,名师未必好老师。评价老师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是否有责任心,是否对你孩子关心,我是老师,深感老师责任之重要。再好的学校,再有名的老师,没有责任心是没用的。
最后补充一点,孩子的学习阶段要快乐,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一味地为孩子加班加点,孩子将来对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殊不知这才是孩子学习的“天敌”。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吧,只要孩子愿意学习、想学习就一定会有效果。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