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差,因此患者存在着许多心理障碍。如焦虑、恐惧、伤感、空虚、忧虑、抑郁、急躁、易激动,对小事也会耿耿于怀。认为心肌梗死为“不治之症”,对康复没有信心,拒绝与医生合作,怀疑自己的病情日益加重,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顾虑重重,思想负担重,以至于生活变得没有规律,不纠正不良嗜好,得过且过,整天混日子等。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受到损害,若再存在着上述心理障碍,不仅对疾病的治疗不利,还可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加强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康复,排除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心肌梗死病人如何进行心理康复呢?
1、加强保护性心理治疗。许多患者一旦得知患了心肌梗死,会产生紧张和恐惧,特别是在紧张状态下更易发生再梗死。因此,医护人员应适时、策略性的介绍病情,告之心肌梗死是可以治愈的,常向患者讲解康复知识,鼓励其配合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与临床医生一起工作,解除病人忧虑、担心、恐惧的紧张状态,使情绪稳定,从而顺利地渡过急性期。
2、劝告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活动。在心肌梗死恢复期,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常会尝试进行更多的活动,但这种操之过急的过多活动,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向病人说明,心肌梗死病情虽已平稳,但病变部位尚未完全愈合,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任何过多的活动都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意外,一定要按照康复期医疗程序进行活动,并劝导患者,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争取疾病的迅速康复。
3、家庭与社会支持。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对医疗工作的配合,家庭成员的亲切关怀以及单位领导和同志的关心、支持等,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在心肌梗死的恢复期,如果有心理治疗师的帮助,进一步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会使恢复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