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非器质性损害引起的疾病 ,虽然有关器官都完好无损 ,却照样可以发生疼痛。这类疼痛纯粹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 ,医学上称之为心理性疼痛。
心理性疼痛主要有下列几种 :
幻觉性疼痛:常有幻觉出现。如病人自觉被某种电波所控制 ,因而频发胸痛不适 ,并伴有电波刺激感。但医生们反复检查之后 ,却总找不到有什么器质性病变的根据。这种病人用一般止痛药无效 ,因为其疼痛属于精神病症状之一 ,因而必须用抗精神病药物 ,才能达到“止痛”的效果。
焦虑性疼痛 :由过度焦虑引起。如有一妇女 ,由于其父死于心肌梗死 ,于是怀疑自己也患了此病 ,并由此焦虑万分。结果她不仅寝食不安 ,还发展到反复发作心前区持续性刺痛 ,剧烈时出现过度换气 ,并伴头痛、手足发麻等症状。医生详细追问病史 ,又做了相关检查 ,排除心脏病之后 ,确认为焦虑性疼痛。接着给予服用抗焦虑药物 ,并行疏导治疗 ,症状很快缓解。
癔症 :即所谓“歇斯底里症”。这类病人常有一些心理社会因素存在 ,而企图用疼痛来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以便获取同情或支持。如 ,有位病人自觉头、颈部和心前区锐痛 ,间或还有钝痛感。但详细检查后 ,并未见有什么器质性损伤或疾病。经相关检查被诊断为癔症 ,后在医生的心理催眠下 ,发现了其心理社会因素 ,并给予暗示治疗 ,解除了其心病 ,症状即告缓解。
抑郁症 :这类患者中 ,不少人怀疑自己有病 ,又查不出来 ,仍坚持自己的怀疑。久之 ,出现更多的疑病和抑郁症状。如有一位女病人 ,偶然食用了不洁食物出现腹泻 ,竟怀疑自己患了直肠癌 ,于是出现失眠、厌食、情绪低落 ,甚至曾多次想到自杀 ,后经各种检查 ,确诊为抑郁症 ,用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 ,取得了良效。在临床工作中 ,医生们发现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疼痛的症状。
疼痛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但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头痛外,一般功能性疼痛如头痛、胃痛、腹痛、关节痛等,采用心理治疗,都可收到明显效果。以下方法不妨一试。
呼吸止痛法:疼痛时,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然后慢呼慢吸,呼吸时双眼闭上,想象新鲜空气缓缓进入肺中。同时,心中默数数字。
自我暗示法:当疼痛难忍时,患者应知道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表明机体正处于调整状态,便于战胜病魔,以增强和疼痛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这样,其心理上的疼痛感觉也就会随之减轻。
松弛止痛法:疼痛患者如能解除心理紧张,松弛肌肉,就会减轻或阻断疼痛反应,从而起到止痛作用。松弛的方法很多,如叹气、打哈欠、深呼吸、闭目静思等。
音乐止痛法:疼痛患者可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乐曲,以缓解疼痛。可以边听边唱,也可以闭目静听或随节拍轻微活动手脚。这样,既可分散注意力,又可缓解紧张情绪
转移止痛法:当患者疼痛时,可通过多种形式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如看电视、听故事、读书、逛公园、与朋友交谈等。
刺激皮肤法:疼痛时,可以通过刺激疼痛部位对侧的健康皮肤,以分散注意,使其注意不到患处的疼痛感觉。刺激方法有按摩、捏挤、冷敷、涂清凉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