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刚立秋的上午,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叩响了我的咨询室,随着我“请进”的招呼声,一位中年妇女来到我的咨询室。她看上去端庄而朴实,甚至有点木讷,眼睛里能看出前几天哭过的痕迹。
我把她让到沙发上坐下,很关心的问她:“您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她点点头,眼中噙了一泡泪水。我递给她纸巾,她轻声说了句“谢谢”,就坐在那里无声的哭起来。看起来,她是遭受了什么苦难。
过了一会儿,我看她渐渐平静一些了,就轻轻问她:“您愿意说说您的事情吗?您别担心,在我这里说是安全的,您不会被责备。”
她这才看看我,她的一张已然蜡黄的脸上,还看得出青春时残留下的美丽印记,但这印记已经被生活磨练成一脸沧桑。她终于开口了,“医生,难道爱的太多也是罪?”
我看出她是一个付出型的善良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弱者,需要被呵护被关爱,她是因为没有得到关爱才枯萎的花儿呢,还是得到又失去了?
于是我问她:“您能具体说说您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她点点头,说:“我十年前结婚,婚后一年有了一个儿子,我可是真爱丈夫和儿子呀,我能把心都掏出来给他们,但就在今年,我丈夫因为网恋出轨,儿子我也没教育好,总是一副萎萎缩缩的样子,我真失败!我给了他们这么多爱,我究竟错在哪了?”
我能看出,王女士在痛苦的背后,还隐藏着对于丈夫和儿子的不满和怨气。其实,妻子爱丈夫,母亲爱儿子,心里爱的再多也没有罪,但王女士的爱看起来不仅是溺爱,还有一种隐含的、模模糊糊的怨恨。这是我的直觉感受,但现在不适宜表达出来。
于是我接着让她澄清她以前的的经历,同时留心观察。她果然打开了话匣子。
“医生,你要我谈以前的经历,其实我从小就命苦,父母全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对我是棍棒教育,又有些重男轻女,结婚后,我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丈夫和孩子,我要尽我所能把我没得到的爱全给他们!可是呢?丈夫现在已经不爱我,儿子也成不了男子汉,我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意义!我甚至想等把儿子养到成年,我就自杀!”
我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她,如果真的有自杀的企图,需要首先告诉我,或者拨打自杀与危机干预热线,不可以轻率的作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她含着眼泪同意了。
我在反复揣摩整个事态,我觉得要缓解王女士的应激,就需要勇敢的去碰触她心里最柔软、曾经受伤害的那部分,与此同时,我需要给与她充分的共情和接纳。
我说:“你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使你很渴望父母的爱,因为得不到,就自己做自己的父母,像一个好父母一样把这些爱全给了丈夫和孩子,如果他们好了,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有了价值,就好像你自己得到了这些爱了一样,你的付出、你的隐忍,全是为了你爱的人。”
王女士连连点头,长舒一口气,说:“医生,您可理解我了!”
我能感到王女士对我的信任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其实她是一个只要给她一点笑脸她就会铭记在心的人,可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偏偏就要受伤害?
于是我深入一步,问她:“你觉得你家庭的不幸福是因为什么?”
王女士深吸一口气,充满悲凉的说:“可能是因为我只顾奉献,没有关照我自己,我现在已经半老徐娘,没什么吸引力,比不上人家网恋女友年轻漂亮。儿子也是太娇养了,养的不像个男子汉。我觉得就是这个原因。”
我发现王女士其实对自己的问题认识的挺清楚,那她到我这里来是为了寻找什么呢?难道是让我和她一起埋怨老公和孩子?
我把我的这种疑惑和她分享,我说:“您看,您认识的挺清楚,那您到我这里来是想让我给您什么帮助呢?”
王女士想了想,说:“我想让您做个评判,看看我什么地方错了?”
我能听出话外之音,王女士说“看看我什么地方错了?”其实说的是“我没有错,什么地方都作的仁至义尽,你们才错了呢!”看来,又是我刚才感觉到的怨恨。这种怨恨这么强大,以至于我才和她接触这么短时间就频频感受到它的存在。那王女士的丈夫和孩子是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样受了她的溺爱却不领情的冷酷之人,还是也承受着我感受到的这种怨恨呢?
我看时机已到,就锋利的问:“那您看,您是因为溺爱惹的祸?”
王女士肯定的点点头,说:“我看是的,我对他们太好了,他们就不知道珍惜。”
看来王女士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我决定从侧面挑战她的固有信念。我说:“您总觉得他们不理解你,那你理解他们吗?”
王女士愣了一下,看来她从没以这个角度看过这些问题。她想了想,缓缓的说:“我总觉得他们应该知道感恩,我已经作了那么多,他们应该理解我,可能确实没注意他们的感受。”
我说:“就像您小时候,父母是不是也自认为为您做了很多,把您养大,他们以为你应该知道感恩,不应该奢求,应该理解他们,可是却忽略了您作为一个敏感的孩子内心的感受?”
王女士张大嘴愣了好一会儿,忽然,她的内心好像被触动了,突然哭泣起来,“原来是这样,是这样!我不想,我真的不想也这样做!哦,我明白了,是我自作孽,没办法,最终我对爱人和孩子像我父母一样!哦,我怎么能……?”
看到她现在的哭泣,我内心反而替她放松了。我知道,现在她的哭泣是有建设性意义的,是一种真正的宣泄。我静静的等着她,听着她的哭声,这是一个弱女子压抑了几十年的哭泣,她这么哭上一场,对于她的抑郁情绪也会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当她终于领悟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的相似性时,她也就不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自己勇敢的承担,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必须的。
我们的第一次咨询就在此结束了,我知道我给了她不小的扰动,看看她下一次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二次咨询是一周以后,她来时,脸上多了一些阳光,甚至变得有些美丽起来。我微笑的看着她,点头示意她请坐,她大方的坐下,说上回回去后和丈夫孩子好好交流了一晚上,三个人都哭了,丈夫和孩子也说出了心里话,觉得王女士自以为已经给他们那么多的爱,但其实也给了他们很多的怨恨,正是这种怨恨把丈夫孩子逐渐推离她身边。这次咨询我告诉王女士,不管怎么说,她的家庭的问题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也不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把全部罪责揽在她一人身上,那样对她的抑郁情绪并没有什么帮助。她同意了。
做了大约十几次咨询后,王女士已经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自己现在的困难之间的关系,她终于明白她的怨气是来源于忽视她的父母,并且在我的帮助下,她对于父母的怨气得到了表达,这有助于她不再把怨气发泄向丈夫孩子,减少她现实生活的压力。
到咨询结束的时候,王女士告诉我,现在丈夫已经选择回到她身边,孩子的性格也比以前更开朗了。我看得到她整个家庭的进步,这也是她努力的结果,希望她一路走好。
心理分析:
王女士的问题围绕着一个“罪”字,“爱的太多也是罪?”,“看看我什么地方错了?”,“是我自作孽”,其实她是一个有着太深罪恶感的人。平时她把自己包裹起来,不去触碰内心的伤痛,但这却给她的现实生活和所爱的人带来了困扰;当她终于能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终于能接受其实这些不是罪,而是一首爱与被爱的歌曲时,她的症状自然就好转了。
对于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首先要建立她的内在安全感,只有当她感到自己被理解的时候,才会敞开心扉,让咨询师走进她的世界,这样咨询师才有机会触碰到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当她的内在安全感建立以后,咨询师需要勇于挑战她的不合理信念,破除她的陈旧观念,帮助她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她是负责任的,只要她意识到问题是什么,她会积极的配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