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特别蛊惑家长,也特别容易得到部分家长认同的一句话,叫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几天,有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女儿小燕今年12岁,在暑期参加了游泳训练班,她学游泳挺认真,是这个训练班里游的最快的孩子。小燕每天训练很投入,也很开心,还特别听老师的话,几乎每天被老师表扬。有一天,来了一个小男孩,比小燕游的还快。小燕一反常态,不但经常不高兴,还经常在老师讲解时捣乱。有时又和妈妈提出要退出游泳训练班,搞得妈妈也很为难。甚至有一次,教练在给小男孩讲解游泳要领的时候,小女孩竟然骑在教练的身上,掐教练的脖子。
现在,通过孩子们的成长状态看来,是到了该检讨这句话的时候了。因为很多孩子或者几近成年的大孩子们,其中有许多人是输不起的,碰到学习、工作乃至各方面,只要遇到比自己强的人,轻则心理难受;重则妒火中烧;再严重有的就开始愤怒。愤怒一般都是朝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对自己,另一个是对别人。对自己愤怒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很差,于是就开始抑郁了;对别人愤怒的人,产生很大的攻击性,轻则两败俱伤,重则不堪设想。想来想去,都是因为这种“竞争意识”惹的祸,竞争就是想赢,有人赢就有人输,有人开心就有人失望。这种文化大革命的斗争意识,还在蔓延。父母往往是种植这个竞争种子的人,也是培育这个种子的人。他们往往经常对孩子说:“你看……,就是比你强。”
另外,这种竞争意识,主要来自西方国家,这种竞争意识的确带来了物质的极大繁荣,同时,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西方的孩子孩子往往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不知道那天,身边的那个同学就是新的校园枪击案的案主;另外,激烈的竞争也给人们带来了高度紧张的精神生活。人们通过拼命工作,得到物质竞争的“胜利”;同时,再拼命玩乐,释放紧张和压力,总有些人最后承受不了,倒下去,或者变成杀人恶魔。
中国人里面这种趋势也正在快速蔓延。许多人拼命工作,为的是“赢”别人,其实,主要是为了物质的丰富而奋斗,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拼命工作,必然压力很大,最后又用赚来的钱,又拼命娱乐,午夜狂欢,借酒减压。然后,第二天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拼命赚钱”。有些人甚至把身体都搞垮了。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圈,这里面只要放下“赢”,然后就可以轻松地学,轻松地工作,轻松地和家人在一起,轻松地生活。
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掉入“拼命”恶性循环圈,就不要告诉孩子,你要比谁谁谁更强。尤其不要和孩子说:“你学习比不上张三;礼貌比不上李四……”总之,什么都不好,以为孩子会因此努力,这是非常大的误区。这样做,明显地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孩子会容易产生自卑感;第二孩子会因此产生嫉妒心。这两个特质,会让自己的孩子断送自己领导才能,因为好的领导首先要自信,同时不能嫉贤妒能;还有,这样做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从现在许多孩子的行为中,已经完全显现这种“竞争”的负面影响了。
竞争除了产生绝望、嫉妒等负面情绪,还有一个重要副作用,就是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不愿意向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学习,这样,自己的进步之路就受阻了。
孩子在走向社会之前这段时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只学会竞争,那么可以基本肯定地说,“刚刚赢在起跑线,已经输在终点站了!”而在在这样一段学习的人生路上,假如孩子学会爱、宽容、理解、支持,那么这个孩子才真的可以“赢”,不是赢别人,而是赢取自己的幸福快乐的人生;每个孩子都可以赢得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道家圣人老子说过:“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