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节选
蔡礼旭(台湾)
(注:细讲《弟子规》全文或者视频可以在“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下载或观看)。
太多的小孩,从小就是,比方说小女孩,很多大人一看到她:五官可以长这个样子,鼻子就是鼻子,嘴巴就是嘴巴!这样的小女孩被你这样夸两年、夸三年,会造成什麽结果?她每天带在身上一定有一样东西,镜子。你们怎麽知道?在一个幼儿园来了一对姐弟,姐姐跟弟弟都漂亮得不得了,但是女孩子的漂亮还是比较吸引一般的长辈,每个人看到她都一直夸她漂亮。所以这个小女孩上课上到一半,还会拿镜子起来照一照,她的学习跟她弟弟就差非常大。因为她只重视外表,常常心思就不专注,常常会很在意别人有没有在看她。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往後就走向虚荣的人生,虚华的人生去。所以不要称赞孩子的相貌,不要常常称赞孩子的才华,应该称赞他的德行。
而纵使你称赞才华,也要引导他回到有才华的目的为什麽。有才华,他古筝弹得很好,目的在哪儿?在表演给别人看,然後让他觉得我很厉害吗?那不对!假如是这样引导,这个孩子的古筝铁定会有瓶颈。假如我们的引导是告诉他「移风易俗,莫善於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改善整个社会风气,所以你学古筝、学古琴一定要用真诚心去学,就可以弹出利益社会大众的曲子。当他有这个目标,他整个心态就会截然不同。当你称赞他的品德,比方说「你真孝顺」,孝顺跟他的自性相应,他会愈做愈起劲,这个就没有副作用。所以称赞要顺着品德称赞。品德的标准在哪?《弟子规》!一门深入,这一门是掌握纲领。所以诸位朋友,你《弟子规》要念熟,听好,念熟;我们已经上了年纪,说背熟会很有压力,所以念熟。
刚好有一个母亲带着小女孩上街买东西。遇到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就跟那个小女孩说:你怎麽还没去念书?那小女孩还小,小女孩就问她妈妈:妈妈,念书要做什麽?结果这位长辈就马上跟她说:念书可以赚大钱。好,慎於始,假如你是母亲,怎麽办?现在这样的价值观占很大的比例!这个母亲马上就抓住这个机会点,就跟她的朋友稍微用眼光打了一下招呼,叫她不要继续说下去。她就跟她女儿说:念书最重要要学本事,因为我们有了本事以後,就可以去帮助别人,在社会上有所贡献,我们要记住「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当孩子觉得社会就是互相帮忙,她这个态度一形成,她面对各行各业的人会怎麽样?会尊敬、会感谢。但是假如她学本事的目的在赚大钱,往後她看各行各业用什麽看?用钱的多少!她就会去轻慢很多行业的人。所以,学问在存心,只要心偏颇了,就跟道德、学问背道而驰。所以她母亲马上引导她,说是要学本事。
学本事很抽象,孩子还那麽小,这妈妈马上(因为她们刚好从超市出来,买了一些馒头)她就说:就像刚刚那个叔叔,因为他有本事,他会做馒头,他就可以帮我们做馒头,让我们有得吃,所以我们要感谢他。可是我们感谢他,能不能把你的玩具熊送给叔叔?还是把你的小汽车送给叔叔?叔叔不一定需要。所以我们感谢叔叔,就可以拿些钱谢谢他,那叔叔也可以拿着这些钱去买他需要的东西。就藉由这个机会引导孩子,学习的目的在增长本事,以便服务他人;当她有这种态度,她就不容易傲慢。
我也曾经看到一位二十几岁的朋友,我一刚开始第一次看到他,他长得比我还要高,又比我帅,然後又已经在读圣贤书,我们看了就很兴奋。因为他比我还早念,很替他高兴,我就称赞了他一番,真难得,就一直称赞。第一次见面能不能称赞一大堆?不能!所以言语要谨慎,我没有做好,我就按耐不住我的喜悦之情,给他称赞了一段话。後来相处了一个多礼拜,我观察到一个生活上的细节不是很恰当,因为他也少我不少岁,所以我们也是抱持着一个我是他的大哥哥,也是「怡吾色,柔吾声」跟他讲。结果当我的言语一出来,他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我也是很敏感的人,本来要劝,劝到一半马上踩刹车。因为假如他听不下去,到时候气氛搞僵了下次就不好说话了。我从这个事情当中也体会到,称赞人要顺着品德称赞,不然人确确实实会在称赞声中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