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主页 冬天短信 秋天短信 夏天短信 春天短信 情感短信 温馨短信 浪漫短信 健康短信 思恋短信 设为主页 
祝福短信 职场短信 经典短信 求爱短信 表白短信 分手短信 朋友短信 早安短信 暧昧短信 节日短信 收藏本站
喜庆短信 考试短信 乔迁短信 亲情故事 爱情格言 文章故事 经典语录 短信大全 为人处世 早安短信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详细内容
从“人”字说起
发布时间:2010/4/21  阅读次数:376  字体大小: 【】 【】【

“以改造人为中心,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我局的中心任务和总体目标。“改造人”归根结底就是要教会罪犯“如何做人”,将罪犯塑造成“新人”。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内涵,“人”字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对“人”的理解可以归纳成:“站立为人,相互帮衬。人音通仁,以仁为本。”
第一,“站立为人”。人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人字都是侧身站立的人形,后来演化为一撇一捺的正立的人形,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字的形象,却包含了人类发展的深刻道理:怎样才能成为人呢?站立起来。人从野兽中分离出来,学会直立行走,把双手从四肢中解放出来,成为高等动物,“站立起来”是做人的第一步。另外,“站立起来”还有更为广泛的意义,不仅是指人在肢体上要站起来,而且还指人在经济上、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也要“站立起来”,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人要堂堂正正,不偏不斜,挺直站立。人生于世,贵在坦荡磊落,上可以达于天,下可以立于地,顶天立地,光明磊落。
第二,“相互帮衬”。“人”字为一撇一捺,像人站立的两条腿。人依靠双腿站立,两条腿“相互帮衬”,人才能挺立、站稳。人字的一撇一捺,好像人的两个部分:一是肉体,另一是精神。没有肉体,精神无以附着;没有精神,人便是行尸走肉。象征着人类精神、灵魂的这一捺,始终支撑着象征肉体的那一撇。一旦精神、灵魂不存在了,肉体也就成了空皮囊。人类之所以不断追求精神的高尚和灵魂的纯洁,就是为了让“人”能够更牢固、更稳定地站立着。
一撇一捺的“人”字,还揭示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世界有天地、阴阳,人有男女、老少。男女之间既有不同,又相互依赖,共同支撑起这个社会。一撇一捺,方向相反,又交合在一起,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比如人有情感也有理智,有虚伪也有真实,有放纵也有节制等等。
一撇一捺的“人”字,更体现出了人的社会属性。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人,世界上几乎不存在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的个人。上古时期,人类个体无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因此要共同采食,共同围猎,群体行动的过程中相互分工协作,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如果在一个群体中,群体成员不相互协作,相互帮衬,人类就无法生存。现今社会,分工就更加细化、复杂,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相互关心、相互监督、相互鞭策、相互鼓励,需要怜悯、同情和慈悲。“人”字少了一撇一捺中的哪一笔都不是人了。作为人,只考虑自己而置他人于不顾者,更不能称之为“人”。
第三,“人音通仁,以仁为本。”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帮衬的。作为人要有“仁慈、仁爱”之心,所以,人字的读音通仁,表明人要施行仁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仁”的理念,“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仁”字,从人从二。从人,指一个站立的人;从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人效天地”,第二是“仁惠众人”。
第一,“人效天地”。《说文解字》中“二,地之数也。”这是根据《易经》“天一地二”的观点所作的解说。“一”是天,下面加一横就成了“二”,意思是地,中间再加一横就是“三”,就成了“天、地、人”三才,人活在天地之间,“二”在古人的思想里是“天和地”,这是古人的朴素思想。仁字从二不从三,就是要化掉人心(的险恶),做人要效法天地,人只有怀着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情来处人处事,这就是仁爱之心的最高境界。
第二,“仁惠众人”。《易经》讲“天一地二”,“二”就表示数字,世间并非只有“我”一个人,这里的“二”表示复数,就是指我外之人,就是我以外的其他人,指众多的人。因此,人类要生

存、发展,必须团结,用什么把这么多人团结在一起呢?把“人”和“二”组合起来,就成了“仁”,也就是要依靠“仁”来团结,人人都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说文解字·人部》中“仁,亲也。”就是把我外之人和我自己看成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人与人相处时要和善、友爱、宽厚、谦让,以人道待人。仁爱之心就是博爱之心、包容之心,要给他人以仁爱。
《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要懂得爱别人,关心帮助别人,要有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要有爱人之心。
《论语》中还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谦恭、宽厚、诚信、勤敏、慈惠。谦恭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取得成功,慈惠就能够领导别人。”
第三,“仁音通人”。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帮衬。“仁”就为人际和谐、团结协作奠定了基础,如果将仁爱之心惠及众人,人人如孔子所说的能够“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义制度,便能够“天下归仁”了,天下就回归于仁爱,而不是争夺了。因此,仁音通人。
第四,“仁者为人”。非常明了,能按照“仁”的标准而做到“仁”的人,也就是“仁者”,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007文章阅读网(www.kk007.cn)    Email:yukun1124@gmail.com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负责人,本站定尽快处理.
鄂ICP备09005046号

爱情故事 心情日记 人生感悟 情感故事 励志文章 短片鬼故事 恐怖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医院鬼故事 伤感的句子 优美的诗句 成功人生 励志名言 励志故事

成功哲理 爱情哲理 人生格言 为人处世 爱情感悟 爱情格言 伤感爱情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亲情感悟 亲情故事 家庭物语 母爱亲情 父爱永恒 成长文章

生活感悟 文章故事 友情故事 大学生活文章 校园爱情文章 高中小学生文章 经典文章 QQ空间经典日志 经典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