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详细内容
- 近朱者赤近墨黑
- 发布时间:2010/4/21 阅读次数:289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如何,除了要仔细观察此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之外。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面,以此作为评判的参照。
有的人拥有善良的品质,于是围绕在身旁的也必定是一些人品兼优,品质上乘的朋友。而如果有的人,道德品质不好,为人不厚道不诚实,那么,与之恶劣行为相反的诚实宅心仁厚拥有爱心的人,就会对这种不善不仁不慈的道貌岸然之人远离之。
这就是自古以来,古人为了警示后人,而留下的千百年来一直不断孜孜不倦的训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祖宗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绝不仅仅是著名的《孙子兵法》《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留芳百世的千秋著作,还有教导后人做人做善仁慈仁爱宽厚的《孟子》《道德经》,还有《楚辞》《文心雕龙》等等千秋名作的中华瑰宝。
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于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探讨并无多大的关系。但是,当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空间里,他所结交的朋友,或是日常生活离不开与之打交道的陌生人,熟人。其实,也是需要这个人能够在自身拥有的一种面对善人或恶人时都能以做一番准确判断和辨别的能力。多靠近善人,多从善人身上学习一些能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知识学到更多的无论是品行还是道德品质素养。摒弃不学远离对自己身心无益的不好的东西。
当我们努力做到亲近于善良仁厚的善人,远离无德无良无爱心无仁义的恶人时,那么,自己所得到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些停留于表层表面的健康思想和理论。更多的是,能够让我们在时下物欲横流,处处金钱人性缺失不再以纯真为荣的现实社会里,保持并一如既往地守卫着拥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道德品质修心养性的宝贵优良传统,这样才不至于被时下物欲横流,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丢弃尊严而去趋炎附势和随波逐流的社会不良风气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