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每个人在步入三十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位“准富人”。不可否认,成为一位“准富人”有着偶然的因素,个人的天生素质、家庭环境、外在的机遇等等,然而成为“准富人”的确也有着共性可言。
那么,哪些因素是阻碍你成为“准富人”的绊脚石呢?
绊脚石1:缺乏明确的目标
不难发现,能够在三十岁前收获财富和成功的人,他们不仅对财富和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推动之下,他们更愿意通过明确的目标来规划自己走向富有的道路。这个目标并不是一幅空洞的“蓝图”,正如很多三十岁人所经历的那样,而立之年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但如果寄望于一夜之间变身为一位“大富翁”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明确的目标,“现实性”是它的第一要素。对于三十岁人来说,“准富人”的目标就如同树上的桃子,踮起脚,够一够,或许就能够把它囊入怀中;而如果你好高骛远,或是连踮踮脚的力气都不愿意花费,也许你就只能留在原地徘徊。
同时,明确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目标具体化,分阶段地逐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机率也会比较高。这就好比运动员在进行长跑比赛时需要绕着运动场跑上很多圈,教练员不仅会告诉运动员,最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成绩水平,还会为运动员制定出不同进程中的途中跑成绩目标。“准富人”的五项能力,我们未必能够一次性拥有,但是按照这种总目标,为自己制定出逐步实现分目标的可行性方案,努力的过程中不仅更有成就感,收获也会更多。
绊脚石2:错误的定位
成为“准富人”的途径有很多,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创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包括房地产、股票等在内的投资,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搭上财富的快车,过上富裕的生活。
然而,对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人来说,找不到成功的道路往往源自于他们对于自身的错误定位。比如尽管创业是造就富人的首选方式,遍数全球的财富榜,荣登榜首的无一不是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创业者。但是,创业却又像一项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往往遍布荆棘。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不仅需要独到的眼光、超凡的市场嗅觉、老道的运作经验、更需要付出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如果你缺乏这方面的素质与能力,那么很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遇到的永远是挫折。在这个时候,找到一种更加适合自己的致富方式,往往获得的成就要高于最初的选择。
绊脚石3:支出不合理
在我们身边,其实也不乏一些高收入的群体,他们虽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然而财富的积累成果却着实令人沮丧。探究其中的原因,与他们盲目的高支出往往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高收入、高支出往往是一对孪生子,特别是现代的消费观念里主张不仅要花掉今天的钱,更要透支明天的财富。
通过消费,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无可厚非,否则即便富有如葛朗台,又有什么生活的乐趣。但是过于盲目的消费,往往会在无形之中侵蚀你积累财富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今天的,更是对未来财富的提前透支。别小看了这块“绊脚石”,在财富的通途上,时间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今天与“准富人”的一小步距离,明日就可能是你与“富人”之间不可跨越的沟壑。
相关链接——富豪们的三十岁
比尔·盖茨:30岁时正面临事业的最大机会,这一年微软与IBM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并推出了自己标志性的产品Windows1.0,与IBM的PC一起出售。事实证明,这一协议最终成就了庞大的微软帝国。
松下幸之助:30岁时,松下注册了成熟的电器商标 “NATIONAL”,也就是日后的Panasonic;第二年, 31岁的松下已经是日本第一富豪。
李嘉诚:从打工仔起步,30岁时的李嘉诚在香港的资产已经突破了千万元,同样在这一年,他洞察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投资潜力,开始了从“塑料花大王”向“房地产巨子”转变。
霍英东:30岁这年,霍英东创立了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并率先提出了“预售楼花”的销售方式,成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经营特色。
约亨·蔡茨(彪马全球首席执行官):27岁时蔡茨辞掉了美国高露洁—棕榈公司行销经理的工作,转投彪马。不到两年就升任为行政总裁。30岁时,蔡茨凭借五年的“彪马改造计划”,成为最年轻的欧洲上市公司总裁。这一计划也帮助彪马公司走出当时的经营困境。
陈天桥:创办盛大的时26岁,在他 30岁时,个人资产达到了40亿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新富。
来源: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