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一两项特长培养,以此来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塑造和提高整体素质。
那么,作为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特长呢?
一,正确选择,持续发展
许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参加一些热门的,或者长大后可以谋生的特长,希望将来孩子长大了会有个出路。望子成龙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学习一些需要有特殊环境和氛围要求的特长技术,会得不偿失。比如学习音乐和美术等专业性非常强的特长,首先要有天赋,还需要有家庭环境和氛围的支持。不然不仅浪费大量财物,还浪费了孩子的精力和时间。让孩子学习特长,要持之以恒,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伤仲永”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我们不要急于让孩子出名,那样会增加孩子的功利心,会毁了自己的孩子。
二,关心孩子,循循善诱
许多家长让孩子参加特长培养,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态,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在孩子学习时要求过高,这就使孩子学习时不用功,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这些行为让家长感到很烦恼,于是有的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甚至还动手打孩子,这样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个别孩子还会对所学习的特长由反感、到厌恶,甚至仇恨。因此,家长一定要引导好孩子,想办法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形象化,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孩子的情感是极不稳定,而且极易受客观环境所影响的,家长要关心孩子,注意耐心诱导,不要粗暴打骂孩子,要用动情的语言,及良好的行为、方式、方法去敲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励孩子,唤起他们对学习的追求。
三,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众所周知,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起步年龄、性格倾向、理解力、家庭影响、环境因素等,都会因人而异,不同阶段造成了学习的进度、质量的不同。如果家长动辄大声训斥孩子,挫伤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无形中就给予孩子极大的压力,甚至怀疑自己很笨,而没有信心去学习。此时,家长应鼓励孩子,顺着教师的思路,将某些理论问题反复深入细致地讲给孩子听,当好教师的助教,只有鼓励着孩子,坚持不懈,问题就能逐步得到解决。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到表现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上台表演的能力,又培养了自信心,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从小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四,选择合适的教师
很多家长都希望找到一位好教师,好的标准各持所见,一些家长认为教学水平高的即可,一些家长认为要有耐心的教师。其实,这要看孩子的年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只有4、5岁左右,不一定非要找教学出色的教师,因为这时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的集中且思想活跃,那么最好能为他找一个懂得幼儿心理学且有耐心的教师。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最好就找一个会启发、激励、正确引导孩子的教师,对于一个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孩子来说,最好能跟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这对孩子在特长的发展会非常有利。常言说,教师是园丁,幼苗只有经过园丁的辛勤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为孩子找一位优秀的教师,这对孩子的特长发展无疑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儿童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孩子参加特长培养时,只要讲究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那么,不但能给孩子的精神世界多一份补养,更是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