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六部委组成的联合专家组认定,蒙牛的特仑苏OMP牛奶没有健康危害。至此,特仑苏OMP牛奶洗清了“致癌”的罪名。但是,另一疑问接踵而来,特仑苏OMP牛奶究竟有什么好处呢?真的像厂商宣传的那样“口味更香、更浓、更滑,能够帮助人体增强骨密度”吗?网络打假斗士方舟子早就指出这是不可能的,明眼人其实也明白,这是厂家惯用的营销策划手段而已,不必当真!
通过这一事件人们发现,高端产品往往是“剥削”的代名词。特仑苏牛奶因为添加了没有危害(也没有额外好处)的OMP,或者因为其它似是而非的概念,价格就升到普通牛奶两倍。这似乎与剥削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剥削对象高端客户“不差钱”,而且人数比普通群众少得多,所以,没有对剥削问题引起强烈的反响。
事实上,借助高端产品捞取超额利润并非特仑苏独创,营销理论中的“撇脂定价”策略,其实就是要从高端客户身上捞取更多的油水。举一个汽车行业的例子,一辆普通配置的轿车成本10万元、售价11万元,只要增加1万元的高端配置,就可能向高端客户卖18万元。
蒙牛在用特仑苏忽悠高端客户时,并没有放松对普通客户的忽悠,而是采取了“高端撇脂、大众刮油”的两手抓战略,借助高超的营销策划,迅速把刮油对象覆盖到千家万户。
蒙牛不仅策划了群众熟悉的超级女生营销、航天员营销、《蒙牛内幕》书籍营销等经典案例,而且荣获杰出营销奖、营销案例奖、体育营销国际影响力奖等众多奖项。2006年在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上,特仑苏还夺得世界乳业最高荣誉:产品创新奖,这也是中国乳业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但遗憾的是,据专家考证,特仑苏获得的这个奖项属于市场营销类,与产品质量无关。这也说明蒙牛的营销策划水平不仅国内领先,而且达到了国际顶级水平。
在三鹿危机之前,蒙牛的“营销致胜”模式是极其成功的,经过去年以来的多次事件,消费者逐步认识到蒙牛模式其实是“忽悠致胜”。
在不少企业中,营销已经或正在沦为忽悠,颇受商家欢迎的下列三大营销法宝无不渗透着忽悠的精髓:(1)编造概念,“草原奶”、“高钙奶”、“特浓奶”“闪蒸奶”等编造出来的新概念层出不穷;(2)夸大功效,增加骨密度、美容、长高几公分等,把食品夸张得比特效药的功效还强;(3)策划制造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新闻来扩大知名度,蒙牛的两位高管策划出版了《蒙牛内幕》一书,对蒙牛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效果,当宣传效果逐步降低时,蒙牛集团又起诉这两位高管侵犯公司商业机密。作为牛奶企业,为了追求传播效果,竟然发扬了娱乐圈的范冰冰精神,可见营销沦为忽悠的现象多么普遍。
营销策划虽然可以帮助企业赚大钱,但对食品企业来说,营销策划越有效,消费者受到的忽悠程度越高,消费者不仅不应该对食品企业获得营销大将而喝彩,反而应该抵制其营销策划。
在这场尚未结束的以“高端”为题材的营销忽悠大战中,许多策划大师和专家学者为高端产品摇旗呐喊,甚至号召所有的企业放弃低端、转向高端,媒体和主管部门也为高端产品推波助澜,消费者也以种种名义追求和炫耀高端消费,既充当了受害者,也为厂商“忽悠致胜”铺平了道路。
当营销沦为忽悠,高端沦为剥削,山寨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是顺理成章的。消费者不需要高端,只需要货真价实;不需要营销大奖,只需要原汁原味;不需要媒体上渲染责任和道义,只需要质量和安全上可靠。
在食品行业,消费者协会或有关志愿者组织应该掀起一场“反营销”、“反高端”运动;诚信经营、有远见的企业也应该带头开展“去营销”、“去高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