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研究在心理实验或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字资料,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信息作出科学推论应用统计学分支。
心理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有效工具之一。心理学发展历史证明,科学心理学离不开科学实验或调查,而心理实验或调查又必然要面临处理数字资料问题。例如:怎样收集资料才能使数字最有意义、最能反映所研究课题;采用什么方法整理和分析所数据,才能最大限度****显现这些数据所反映信息,从而对实验或调查结果作出科学解释;怎样才能从所局部结果推论到总体,作出一般规律性科学结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统计方法。
心理统计学与教育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相似,都数理统计学在某一学科具体应用。数理统计学提供了许多处理数字资料一般方法,心理统计学则针对心理学特点,研究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心理实验或调查中数据问题,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不等同。随着心理学发展,必然会有更多数理统计方法被引进心理统计学中来,这样也会促进心理统计学发展。
心理统计学内容,按其目与功能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实验设计三部分。
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将实验或调查到大量数据简缩成有代表性数字,使其能客观、全面****反映这组数据全貌,将其所提供信息充分显现出来,为进一步统计分析和推论提供可能。
其研究方法通过绘制统计图表及计算各种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各方面特征,一般步骤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作出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图并算出峰度,以偏度系数反映数据分布特征;计算平均数、中数、众数等集中量数,以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计算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标准差或方差等差异量数,以表示一组数据分散程度;计算相关系数、回归系数或回归方程,以反映两列变量变化之间关系或一致性程度。
推论统计以描述统计为基础,以解决由局部到全体推论问题,即通过对一组统计量计算分析,推论该组数据所代表总体特征。
推论统计一般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方面内容。总体参数即反映总体特征量,一般可以通过适当样本统计量进行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相应参数所到值称为点估计。除点估计外,最常用区间估计。其特点根据样本分布及标准差,算出一个区间作为对总体参数估计,同时给出这种估计置信度,即总体参数落在该区间可能性。
假设检验一种统计推理过程。其方法首先对于所研究问题建立假设,但检验时并不直接验证它,而提出与此假设对立假设,然后通过论证给出相应显著性水平。在心理统计中,常用平均数、方差、比率、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等统计量差异检验。也就要检验从样本到统计量差异究竟真实代表总体之间相应参数差异,还仅仅由取样误差所造成。
统计学意义上实验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手法决定样本选择及其合理分组方式,并通过对实验结果中各种因子及误差统计分析,发现各种对实验数据变异有影响因子以及各因子主效果或因子间交互作用,从而决定该类型实验因子合理设置及各因子应取不同水平,使实验更加有效。常用具体方法有方差分析及协方差分析等。
由于心理现象复杂性、多元性,尤其各因子间交互作用,会使单因子实验结果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就需要多因子实验,需要多元统计方法。
因计算过程复杂,多元统计应用曾一度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发展与应用,计算上困难逐步到解决,越来越多多元统计方法为心理统计学所引用,从而促进了心理统计学发展。
目前,多元回归、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已普遍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成为心理统计学中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