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位哲人说过:“伟大的人物不会为了爱情而发疯”。同理,有正确信念的人,不会成为心理障碍的俘虏。
确立正确的信念,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今年八月二十二日是伟人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他传奇的一生“三落三起”。他曾开玩笑说,如果要给政治人物发诺贝尔奖,他恐怕是有资格的。他的命运如此坎坷,换着意志薄弱的人可能早就一蹶不振,起码也要出现抑郁症。是什么力量使他不但战胜不公平的命运,而且还带领全中国人民搞改革,奔小康,成就一代伟业——是信念。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要为我的祖国服务”。为祖国服务,正是凭着如此高尚、强烈的“信念”,才使他一次又一次战胜人生的低潮,战胜“暗礁”。
改革开放,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模式,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拉大了人们拥有财富的差距,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地位的不稳定,也导致心理失衡。没有了正确的“信念”,没有了“精神支柱”,因而不少人一心向钱看,当物质利益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之后,心理空虚的矛盾更暴露了。广东省吸毒的人群比较多,许多人因为土地被征用,一夜暴富,不用再劳动,开始“玩桌球”,后来“打麻将”、“泡妞”,当这些都不足以刺激情绪时,吸毒便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追求物质利益本身没有错,错在没有高尚的精神支柱,错在没有正确的生活信念。
从古至今,许多人物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信息,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能量”,此能量只有在“生理”与“心理”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时,才得以释放。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决心成功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抑郁”患者,许多是被生活的重压所击倒,他们没有找到这种“能量”。
培养积极的意识,还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实事求是。邓小平终身不改“白猫”、“黑猫”论;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们都是“领袖”级的人物,在复杂多变的革命斗争中,凭着对实事求是的信念,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策——农村包围城市、论持久战;他们是意识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的典范。
总之,我们不能被动的打“心理障碍”之战,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要宣传“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心宽体胖,才能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只顾自己的人,“心病”必然增多;“心病要用心药治”,何以解愁,除了药物,正确信念是一剂重要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