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胆小、认生。孩子在这种否定的暗示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小、认生的毛病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家长的否定暗示助长和巩固了孩子的缺点。
欣赏导致成功,否定导致失败。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对子女抱的期望值很高,很严厉,只盯着别的孩子的长处及自己孩子的短处,一味地抱怨,使孩子失去自信,让孩子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丢人的坏孩子。
对当今的孩子来说,有时撒谎是解除与父母之间紧张关系的有效手段。从亮亮很小的时候起妈妈就对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常常对亮亮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而对亮亮的不足和缺点却经常挂在嘴边。这使亮亮对妈妈又惧又怕,只好通过撒谎暂时逃避来自母亲的压力。在妈妈首次发现亮亮撒谎时曾说:“只有坏孩子才撒谎。”以后,每逢谎话被戳穿,亮亮总会听到“坏孩子”三个字,而且“坏孩子”越叫越频繁,亮亮撒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有些父母常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比,常拿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别的孩子的成绩比,越比越气愤,越比越觉得孩子不争气,越比心态越扭曲,然后就拿孩子出气,说出许多伤害孩子自信心、自尊的话,最终结果是孩子果然成了一个令人失望的人。
孩子的缺点越来越多,主要是与家长对他的否定暗示、贬低、谩骂有关。
如果你总是认为孩子是错误的,会使孩子感觉自己很无能。
甚至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干脆死了算了!养你这个孩子实在没用!”父母不知道,经常被父母这样抱怨的孩子,长大后在与他人交往中可能总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每当做错事情而影响别人时,心里会有很深的自责。有时这种话会成为造成自杀的最主要根源。
大多数家长恨铁不成钢,充满着抱怨。父母很痛苦,孩子更不会快乐。即使孩子将来真的成了才,当他回忆成长的经历时,也会有几多辛酸。 长期被否定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自卑孩子的人生征途会比一般人艰辛得多,他们不但内心充满了悲观、悲伤、自责,总是很难快乐起来,而且由于缺乏信心,做事总是不能尽力、不易成功;有的孩子会养成“不做比做好”的心理,同时会缺乏责任感,缺乏主见;有的孩子会从小到大反复发作抑郁症,有厌世、自杀行为。
所以,请家长密切留意孩子的自卑心理,它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至少也会让孩子长期处于不快乐之中。家长爱孩子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心、快乐地生活!
有的被否定的孩子,为了测试父母是否真的不疼爱自己会不断做出反叛行为;而有些孩子则认定自己是不被疼爱、死不足惜的,因而也讨厌自己,有意无意地伤害自己,或将愤怒转向外界,破坏及伤害他人。
还有一种是对孩子启发式的否定暗示。如:不直接说孩子笨,而是跟朋友介绍孩子笨——这更加伤害了孩子的信心!
还有一种父母,既不打孩子,也不骂孩子,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比孩子还差。当孩子面临挫折时,他们比孩子更愁眉苦脸、更绝望、更激动,不鼓励孩子反而责怪孩子,以此
发泄他们的难过。家长没意识到这样做会让孩子雪上加霜,产生心理阴影。
有些家长喜欢翻旧账,因为一个错误而借题发挥,让孩子永远背着坏孩子的罪名,不得翻身。另一类似的情形是,家长从一个缺点“引伸”,而觉得孩子不中用、没有出息,孩子
可能接收这个信息,不中用一辈子,或者因感到不被接纳而长期与父母对抗。
另外,对孩子的态度不要前后不一致。有些家长容易“吹无定向风”,心情好时对孩子大夸特夸,心情不好时会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向孩子发火或不经意间用否定的暗示打击孩子,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表扬的效果大打折扣或前功尽弃。如果经常这样,很可能会使孩子(甚至在成年后)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困惑和矛盾,他们对人无法信任、疑心病重,常常为此而痛苦,可能会痛失很多良机。所以家长在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有的孩子因为一次课堂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了,如果家长再加以责罚,孩子就给毁掉了。如果老师或家长说话不当,让他难以接受,他就不服气,产生对立情绪,于是就厌学、
逃学,甚至逃出家门。这都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悲剧。
若一个孩子被大人认为是坏孩子,他会干脆坏给你们看;若是一直让孩子在责骂中度日,其结果不仅仅是家长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恼怒,而且孩子也会越来越自卑,渐渐在心中默认自己是个坏孩子,从此走上畸形的成长之路。这对于孩子是不幸的,对于家长也是不幸的。
抱怨只能使得孩子变得越来越坏!
切记,永远不要对孩子说,更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对孩子说以下的话:
“都不知道你怎么这么蠢,这么没脑筋。”
“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某某那样呢?”
“你怎么越大越……”
“坏样,你就学到了;好样,却没见你去学!”
“这个都不懂,你读什么书啊!”
“笨蛋!又不及格?枉费我这么辛苦供你上学。想当年我如果有你十分之一幸运,我早就中状元了!”
“我看你就是三分钟热度,每样都说要学,却虎头蛇尾!”
“光吃不做,一做就出错,真是没用!”
“你怎么这么笨?”
“连这个都不会?”
“你看某某的孩子多好!”
“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
“活该,怎么说都不听!”
“真笨,这都不会!”
“真不可救药!”
“总是不听话。”
“你怎么又做错了!”
“你真没有用!”
“你真懒!”
“你真笨!”
“你真没出息!”
“我已经彻底失望了!”
用诸如此类的话来否定孩子(许多家长可能是无意中说出以上这些可能让孩子更加失败的否定暗示语),受责难的孩子会因此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读书失去兴趣,甚至对将来的生活
失去信心,会让孩子渐渐相信自己很笨、很傻并且一无是处。
注意:更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的缺点,使孩子感到难堪,失去自尊与自信。 要给孩子留面子,这点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一次责骂造成的不良影响要十一次欣赏才能抵消。”
永远不要把孩子的缺点作为稳定的事实来陈述,使它巩固下来!你要把孩子现在的任何毛病,哪怕是很巩固的毛病,都说成是暂时现象,并不断地重新框视孩子的毛病,找出其优点给予欣赏的暗示,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不断地肯定暗示,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缺点变好了。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不留痕迹的,而责骂、否定、贬低或一味地说教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孩子更需要的是别人对他的欣赏、信任,从而增强信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奖你四块糖”的欣赏教育故事给人的启迪颇深。在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正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如果你有个调皮得已经有点不像话的孩子,你不能报怨,你可以按本书的第二个方法——家规控制法给孩子相应的惩罚,当孩子稍微表现好一点时,要立即对孩子说:“你已经乖很多了。”并且经常找这样的机会表扬孩子变乖了,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已经乖很多了。”当孩子真的乖一些时,你就经常暗示、欣赏:他真是个乖孩子。这样,调皮的孩子就不再令你头疼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学习,你不能动不动抱怨孩子不爱学习,而要经常这样对他说:“你好象对学习感兴趣了。”等他真的有点学习兴趣,你就时常暗示:“你真爱学习”,“瞧你学习起来真有劲”,“瞧你在学习上多聪明”,“你越来越爱学习了”,这样你的孩子就真的爱学习了。
如果孩子不爱说话,你不能说他是个内向的孩子,你要说:“我的孩子其实是爱说话的,也不怕见生人。”当孩子开朗一些,你就说:“我的孩子性格开朗。”
请从此以后注意不要再否定、贬低、责骂孩子,并随时对孩子愉快地运用欣赏及鼓励,一旦养成习惯,你会发现你和孩子都改变了,而且都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