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详细内容
- 自煎(外一篇)
- 发布时间:2010/6/14 阅读次数:202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知道我每天睡得极少的朋友都善意地劝我:“来日方长嘛,自煎何太急!”
是很急。
我把“降生在世”,当作是一趟旅行。这项旅行,我买的是单程的票子。和尚敲钟,过一日算一日;我呢,看书写书,过一日少一日。知道时光转瞬即逝而我又不愿在人间白跑一趟,所以,便刻意把生活的格子填得满满满满的。
是忙、是累,但是,我快乐,因为我明明白白地知道我自己生存的目标在哪儿。
认识两位朋友,同样地在人间里很急很急地“自煎”。
一位姓田的,在台湾一家大报社当编辑。每天在报馆处理如山如海的稿子,累得四肢五骸几乎都支离破碎了;回到家里,还得处理琐琐碎碎的家务。入夜以后,不看电视不歇息,反之,她打起万二分的精神,在荧荧的灯火下,埋头苦读英文。在写给我的信里,她说:“只有工作而没有学习,整个人活得好像是机械人一般,脑筋也渐渐僵化如石。我在工余之暇苦读英文,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纯然只为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保持脑子的灵活。吸收新知识的感觉是这么样的美丽,我觉得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很充实。”
另一位朋友,在商界里担任要职。忙得东歪西倒,偏还抽出宝贵如金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福利与慈善工作。这样做,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因:“我要向自己证明生存的价值。”
自煎的人,往往都是不肯在生活里向自己缴交白卷的人。
不自限
在台湾联合报读及一则消息,有热泪盈眶的感动。
一名前辈作家梅逊,十余年前因视网膜病变失明,但仍凭恃毅力而创作不辍。最近六年,他更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五易其稿的“幽咽的串场河”,在两位朋友的帮忙录音与抄写下,已于最近完成。
触人心弦的,是他自述的一番话:“眼睛看不见,在黑暗中摸索写作,有许多的不方便;但我们一生中,总会遭遇许多困难,必须设法克眼,一个人只要不自限,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局限得了他。”
是闪烁生光的一番金玉良言。
由梅逊,我想起了我国的失明作家庄欲。
她亦是不自限的典型。
我曾在一些文艺聚会和画展上与她晤面。在她平和地微笑着的脸上,我全然寻不着她惊涛骇浪地痛苦挣扎过的痕迹;有的,仅是一份风和日丽的恬静、明朗!豁然、旷达。
对于“双目失明”这个残酷的事实,她坚强地接受,勇敢地面对。她没有终日躲在斗室里以泪洗脸地自文自怨,反之,她积极地重拾笔杆,绘画、写作;在黑暗的世界中为自己另外铸造一个五彩璀璨的天地。最最难得的是:她所铸造的那个文字的世界。不是愁兮兮、灰溜溜的;有时,她甚至还在字里行间发挥了“自我嘲讽”的艺术。
不自限,纵是失明,亦有能耐把黑暗无边的世界转成晶亮生光的生活。像梅逊、像庄欲,他们的脑中、心中、胸中,都有无限辽阔的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