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计划周全,没弄清赢利点在哪儿,也没有做充分的市场分析,更没有构建必需的营销团队。创业初期过于铺张、不计成本……这是24岁的何炜创业两年收获的经验教训。 创业两年,24岁的何炜如今还带领公司在温饱线上挣扎。他说,尽管现在谈发展为时过早,却收获了很多,“权当是积累经验”。 定位不准 第一个“孩子”夭折 去年底,何炜不得不放弃苦心经营两年的双休网。在烧掉40万元后,何炜没有赚到一分钱。 何炜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计算机系,2005年5月,正是大三下学期,课程不紧,何炜便邀两位好友成立武汉极限脉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有两块业务,一是帮其他公司建设网站,另外就是创建双休网——专为年轻人的吃喝玩乐提供点子。公司投入10多万元,“我出了三四万,钱是家里给的。” 何炜的想法很简单,双休网与一家时尚杂志合作,在杂志上开辟专栏,并联手推出广告“买一送一”,即买纸媒广告,送网络广告,希望能快速做出影响力。让何炜没想到的是,实际操作中却是困难重重,“我们的主攻方向是特色小店,可是这些店铺既没有做广告的需求,也没有这个能力”。 2007年的最后一个周日晚,何炜亲手拔掉双休网服务器最后一根电源。对何炜来说,双休网就是他的第一个“孩子”,那份珍贵无与伦比。但是,他也知道,如果再坚持就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好含泪关掉。何炜说自己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现在看来,创办这样的网站,时机是对的,可是没有计划周全,没弄清赢利点在哪儿,也没有做充分的市场分析,更没有构建必需的营销团队。”何炜说。 困难接踵而至 赚钱业务成“鸡肋” 屋漏偏逢连阴雨。一直以来,尽管双休网没有广告收入,但何炜的另一块业务———为别人做网站建设,还是能维持公司开销。如今,这项主业务却慢慢变成了“鸡肋”。 做网站建设,何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网络营销,花几百元钱就可以将产品和信息销售到全世界每一个有互联网存在的角落。对于大型网站而言,如果善于把握网络营销,就能花很低的成本将网站的流量提升起来,以提升其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 带着概念,他们努力寻找客户。2007年初,何炜的网络建设业务迎来辉煌期,业务量开始猛增。 但是,两年前,建一个企业网站4000元,现在市场标价仅500元。当他的网建业务突破100笔时,公司收益开始呈逐月下降趋势。何炜说,每建一个网站就要增加一个员工维护网站,数百元的收益根本无法支付员工的工资。“所有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消耗在网络基础建设上,研发工作毫无进展,没有核心竞争力,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剖析失败经历 何炜要打翻身仗 两年的起起落落,让年轻的何炜懂得了很多。“尽管没有赚到钱,但这两年我收获了太多”。 他所指的收获,主要是指自己已经诊断出了公司、尤其是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 他回忆说,当网建客户迅猛增长后,租用服务器空间已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自己的第一想法是购买服务器,而且一口气买下3台。按他的完美构想,3台服务器各司其职:一台用于网建客户使用、一台用于出租个人空间、一台用于发送邮件,这样就各不影响。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实际运行中,3台服务器的年开销是3万元,原本应承担300家公司的容量却仅有100家客户,支出与收益比可想而知。 何炜认识到在创业初期过于铺张、不计成本。去年9月,公司从中南路60平方米的商住楼,搬到了汉口惠济路,办公面积增加到130平方米,月租由1200元涨到2000元,员工由10余人增加到22人,林林总总的开销加在一起,令他不堪重负。 何炜很尖锐地剖析了自己:“所谓企业特色是建立在适合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在生意场上行不通”。 他目前已开始与朋友酝酿一个新的项目,前期的市场调查已做了3个多月,何炜希望能打一场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