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忘却你,当世界的喧嚣忘却你;
我是这样记得你,用我的名字记得你……
——题记
洁白的雪地上躺着的年轻女子终于爬起身来,抖落了一身的晶莹,轻巧地在茫茫白雪中奔跑着。镜头渐渐拉远上升,雪地中奔跑的身影渐小,最终……一派宁和的雪村平静地涌满了视野。画面美到可以截下来当桌面,感觉清冷却温和。这时,我竟不自觉地想到了徐志摩的诗,气氛,哀而不伤……
结束祭拜之后,大家或多或少地感到一阵轻松。死去的人从此安息,而活着的人也要为明天而努力!但是,渡边博子却总是放不下这一切,纵使有个爱着自己的阿茂在身边,纵使事情已经过去了足够用来忘却的两年,纵使那个长眠之人是自己的未婚夫,纵使心中一千遍一万遍地告诉自己“你爱他,就请让他安息。”但是,又无论如何不愿承认这个早以发生两年的悲剧,“我爱你,所以请别离我而去!”于是,才会有了这样轻率的冲动。“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写了封,寄望天国的信。
然而,天使变成了真实的邮差,那封信竟然从神户飞往了另一个女孩手中——一个同样拥有着“藤井树”这个名字的女孩!
此时的藤井树正在感冒的折磨下烦恼不已。也许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游戏心理,打字机前的她一边咳嗽着一边给那个陌生的渡边小姐写了封回信。而收到回信的博子在成人的理性与少女般的幻想中选择了后者。就这样,并不相识的两人有了书信的来往。而真正属于“两个藤井树”的回忆即将拉开帷幕……
这样的开头,注定了《情书》通篇的感情基调,童话似的主人公,水晶般的剧情,柔和的音乐,唯美的影像。真的就如情书一样,满载着那段人人都曾拥有过的花样年华,在女藤井树的叙述中娓娓道来,如冬日的温泉一般温柔了心。
“藤井树。”“到!”异口同声,四目相对。是那一瞬间吗?就是那一瞬间的感觉吗?男生对这个与自己有着相同姓名,神奇到好好似命运安排一样的女生一见钟情?我们不得而知。可是,我们又是知道的:知道一向对任何事漠不关心的他,会为哭泣的她与同学起冲突;知道他会借很多没人看的书,再恶作剧般地在借书卡上写上“藤井树”这三个字,并乐此不疲;知道他故意无视一边摇车灯摇到手发酸的女生,“专心致志”地对英语答案,其实是想和暗恋的她多待一会儿;知道他最后登门拜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再见她一眼,最后一眼……我们都知道呀,他对她做的每一件事。我们是这场初恋中的明眼人,如同作为第三方的博子一样,清楚地感知着这一切。可惜,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女生却从始至终都未察觉。是啊,可惜。一段青涩的初恋记忆,真的就如樱花一样,绚烂一瞬。
《情书》讲述的故事,好似山间的潺潺流水,平缓轻快。可是,随着回忆的完结,我们的感情也早已被自然而然地带到了高潮。面对使阿树丧生的雪山,博子用尽了仿佛这辈子全部的力气呼唤着远在天国的恋人:“你好吗?我很好!”一遍一遍,一次发泄,一次心碎,一次道别,永别!而此时,躺在病床上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浩劫的阿树,虚弱地重复着博子的话:“你好吗?我很好。”一遍一遍,一次问候,一次祝福,一次道别,永别!
初看之下,也许会觉得阿树的话有些特意附和博子的牵强之感。但是,转念一想,才发现岩井俊二先生在这一段中的精心安排:阿树是在得知“男藤井树早已去世2年”这一消息之后病情加重的。突然的昏倒没有给她伤心的时间与发泄的机会。所以,当清醒过来后,最挂念的事不自觉地就脱口而出了。迟到两年的噩耗将这一切复杂的情绪一齐涌上心来,却最先想到了博子第一封信的内容——写给天国的他的话,也是此时此刻我想对你说的话。于是,就汇成了那句经典的“你好吗?我很好!”
其实,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才发现,《情书》的结构特点与日本能乐极为相似:“序、破、急。”作为“急”的一段,即是高潮后的迅速剧终。在电影中则成了最后的那个部分:学妹们将男藤井树转校前借的最后一本书递给了阿树,在学妹们的指引下,女生好奇地翻开了借书卡的背面。自己十年前的肖像素描顿时扑入眼帘。她不知所措,她高兴着,感动着,微笑着——遗憾地微笑着。至此,画面戛然而止。将时间终断在了真相来临的那一刻,而未与画面一起终断的思绪却顿时泛滥了起来。这,就是《情书》给我们最后无穷的回味与遐想……
纵观整部影片。岩井先生通过一封寄往天国的书信与两个女子的经历将“爱情”这一世间永恒的主题描写、渲染、升华。更是用“初恋”这段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将少男少女的感情细腻地描绘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心中最深的地方。但是,与“爱情”并立的,还有文艺片的另一经典主题:生死。男藤井树的死亡,朋友们对他的追忆;女藤井树的感冒,使她一直在与病魔对峙;爷爷背着阿树跑向医院,那是在与时间争夺阿树的生命……生生死死的瞬间,被《情书》同样完美地总结为了一段坚强的抗争!
我们遗漏、忘却的,是真情的感动与生命的可贵;
所以,在看完《情书》后,感动的泪让我们决定铭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