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我的生日前夕。
QQ里有朋友发消息来,内容如下:
25--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
28--31岁为中级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别号“必剩客”;
32--36岁为高级剩客,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被尊称为“斗战剩佛”;
到了36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
这该死的信息如猪流感传播,连公司里的MM都开始恐慌了,只有喜洋洋小MM还洋洋自得,呵呵,我正年轻,打着花骨朵呢。
呵呵,但愿每个人,都有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剩客的遗恨。
大学里,总是给室友捉刀写情诗,那时候流行寄贺卡。我那哥们每到圣诞新年,就为给家乡的女友写卡片犯愁。这个艰巨的任务每每责无旁贷地落在我肩上。我记得有回这么写得:“所有的星辰去了何方,只余织女和牛郎.....”结果他那女友来信追问这诗是他自己写的吗。
其实我觉得中国的情人节,不应该是七夕,而应该是元宵。牛郎织女不过是传说而已,而元宵更贴近生活。大家闺秀的小姐,平时是养在深闺的,唯有元宵灯会,才有机会出门,才子佳人方有可能邂逅。美人要是芳心暗许,往往会遗落香帕一方。以后的故事就不用说了,自然是郎情妾意,书信传情。其中当然也少不了红娘这样的丫寰穿针引线,然而女方父母嫌弃书生贫穷,棒打鸳鸯。最终书生发愤图强,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抱得美人归。以《西厢》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几乎都是这样的楔子和美满结局,因为老百姓爱看。
可是节日经济并非文人的笔墨推动的,而是商人的唾沫鼓噪出来的。轻描浓抹了几千年,元宵仍然是宵小,没有纳为正室,而商人们只呐喊了不到十年,不但让中国人认识了圣瓦伦丁修士,而且把牛郎织女给重新请出来,供为上座。贺卡不环保,早该淘汰,玫瑰才是不朽的王道,最近又来了孔明灯,死后诸葛亮万万也想不到的,他的这项发明,用来追女孩子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悔不该当初没用上这一招,担了黄承彦的丑女儿回来做老婆,不然,小乔何言归周郎?
在我看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和天仙配和白蛇传一样,男主角都是迂腐而愚笨的,女主角都是美丽和聪慧的,都是魔兽游戏里的暗夜女精灵。进化到现在,男人自然也聪明起来了,达尔文说过的,猴子总也会进化成人的,可是女人升级得更快,已经进化成白骨精了,妖的境界,岂能和人一样?所以单膝跪地手捧玫瑰已然落伍,最新的就是孔明灯扶摇直上仰视的高度。
七夕传说里的银河,好比其他民间故事里的神女峰和望夫崖,原本很有境界的,偏偏喜鹊不经世,硬要来搭鹊桥。殊不知: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相忘,既不能相忘,那就隔河相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