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没想到又重温了一遍南京大屠杀。血腥悲惨的场面又再一次使我泪流不止…..在“它们”的铁蹄肆意践踏之下,我们的河山不复为河山,在“它们”兽性的恣意妄为之下,我们的人民不复为人民。
今天,国民对日普遍怀有反感和仇恨,做为青少年一代,比起经历过刻骨伤痛的父辈们其“仇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警钟阵阵长鸣。对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我在这种高兴的背后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
当我们看到日军的暴行,在他们的枪口之下,我们的生命如蚁如草,倾刻数万生灵化为白骨之山。我们怒火中烧,我们咬牙切齿,对此每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无不泪流满面,痛心疾首;我们可以咒骂、可以网上签名反日。那一刻我们是如此痛恨小日本。可具有讽刺的是在这一切过去之后,丝毫不耽误我们崇日媚日,手机、MP3、随身听、开丰田轿车、用东芝冰箱、享受山菱空调、更有甚者“非日货不买”。这所有一切在我们看来与我们的言行是那么的和谐自然,丝毫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我不止一次扪心自问:在享受“日货”所带来惬意的同时,我们是不是遗忘了什么?曾被奴役的中国人!!!
面对我们如此极为反常的“正常”,我们不应该深思吗?
但让我欣慰的是:我们必定还在言语上批评了他们,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批评的声音都消失了,我不知道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会怎样?我不敢相象。
是的,如果对一个曾经给我们极大屈辱与苦难的国家只停留在无所谓的口头上的说辞,那么这种说辞是否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从而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如果在批评人家的时候,特别是当这不是牢骚和取笑攻讦,而是对一个民族的时侯,我们是否能变得严谨?而不只是“说说”而已。
同样如果对于一个国家的认识只是昔日的仇恨,对于一个扩张的殖民主义传统只是浅闻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勿忘国耻”?我不知道。
那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到底是怎样的?
旅美学者黄仁宇在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气焰冲天的日军投降,一夜间骄横凶残的性格融化。个个变成“谦谦君子”百万降兵一时回不了国,中国当局安排他们修路、修机场,他们全部积极努力,绝无抵触情绪,一次他们烤火取暧,飘出火星,不小心烧毁了一间民房,为表示谦意,日军竟全部绝食,用一天的伙食进行了赔偿。
这就是日本人,在投降之前,无比冷酷,杀人不眨眼,一旦认输又即刻成为低眉顺目的“君子”。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早在17世纪就这么说过:浸泡在太平洋里日本其实就是一个大作坊,这里生活的人顽固,任性、刚毅、古怪,现时又不把一切危险和灾难放在眼里。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在《菊花与剑—日本文化模式》一书中说:日本人对内是菊花风情,人与人这间讲究和谐,相互尊重,每个人都会“摆正位置”,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贵贱和权威分层传统“像呼吸一样自然地接受和认同,而对外则是利剑风格,霸道且充满进攻性,他们无条件地一致对外,且不管对付外人的手段是否道德……
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
“永记历史!”
“勿忘国耻!”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警钟一遍遍在回响,我们该如何“仇日”,这一切任重而道远……
在此,我以幼稚的思想严肃的记录下这些句子。希望他能给你一点小小的思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