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本人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截至撰文前)
【父母篇】您对孩子毕业后月薪的期待是多少?
期望薪酬5000元以上的选择比例最高,为41.64%,3000—4000:33.96%。
【新生篇】您对自己毕业后月薪的期待是多少?
期望薪酬5000元以上以上的选择比例最高,为53.19%, 3000—4000:25.94%。
看完以上调查数据后,我不由在想,如果这是《08届本科应届生薪酬调查报告》的结果,那将是我们大学教育面向职业服务的一份美丽的答卷,而现在的调查报告却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那么,现实和理想究竟有多大差距,可以看一下下面两则关于毕业生薪酬调查的报告。
【调查一】日前,中华英才网针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个行业的11700多家企业进行了薪酬调查。调查显示,综合2005年—2007年三年薪酬调查的结果,从总体上来看平均值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5年全国应届毕业生的税前现金收入的平均水平为28011元,2006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6758元,而到了2007年平均水平是24852元。
【调查二】北京市海淀区发布本市首个《2007届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对去年毕业学生的工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对象主要面向中关村海淀园IT企业中的2007届毕业生。
调查表明,大专生的起薪平均为2307元。本科生平均月薪为2767元。66.2%的硕士生的起薪平均4317元。而博士生平均月薪5731元。
第二项报告的薪酬起薪看起来好像也不低,但考虑到它调查的地点和对象,中关村是全国IT行业精英聚集的地方,能在此获得一席之地的话,比同侪会稍微高出那么一点点。而且IT行业现在还算是个热门专业。即使是这样,从上面调查的结果来看,排除未来4年大规模通胀情况,如果按照入学时的期望值作为参照,4年以后,被调查的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也都将会感受到失望。
我无意于泼冷水,现在的社会经济都是一环扣一环,薪酬的提高意味着经济的活跃,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对于任何职业人来讲都是一个好消息。但反过来讲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毕业生毕业就可以拿1w月薪的话,我相信,猪肉绝对不是现在14、5元/斤就能搞的定的了。
所以我觉得,假设我们家长、同学们心想事成,四年后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薪酬。那又会是一个什么情景呢?我一向认为,职业人员(当然也包括应届毕业生)工资水平的普涨是对职场弱者收入水平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速度差的一个弥补,甚至这可能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开始。
想象一个问题,如果刚入学的学生是一块块铁矿石的话,大部分铁矿石经过炼炉4年的锤炼后,会成为一方方铁坯,如果恰好那年市场对钢铁的用量需求很大的话,就能够卖上个好价钱。但是同样是铁,如果在4年里加速完成锤炼开始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加工成手表、加工成奔驰车的部件,甚至加工成宇航飞机的部件。它的价值还是可以通过粗制的磅秤就能够衡量的吗?
所以作为一个有选择权、独立个性的职业人,我们应该去努力追求的,我想是,不断增值、自己给自己加薪,而不是仅仅期盼着市场薪酬普涨的时候我能分得一杯羹,做一个沾光者。更何况这是不是沾光都很难说得清楚。我想,我们不能用我的期望来指令市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稀缺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职场新人。
最后,我想到一次关于求职访谈节目的例子:主持人请企业方的老总做一个选择,有这么两个人来面试:一个说,我没有任何从业经验,但我可以不要钱,请你给我一个工作的机会;另一个说,哪能这么掉价?低于2000工资我就不去。你会选择哪个作为你的员工?老总的回答是,两个我都不要!这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价值的问题!我招一个人是希望他来帮我搞定事情的,你搞不定事情,哪怕不要钱,我也不要,来了还占我一个座位呢。
这点我想值得所有大学生们思考的问题,等到毕业或者就在入学的时候,你最好现在就开始想想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可以跟企业交换的价值,要知道,也许4年后你连一个零工资培训的机会都可能没有!
这里限于篇幅,我只想谈一谈对薪酬理想和现实差距问题的看法,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个对大学生(更好是新生)有帮助的职业规划导向的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