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一部多么经典的侦探小说,也是一部使得文学家感到尴尬(很难给它定位),却影响深远。其无穷魅力就在于作者根据从生活中的表象与细节,运用了想象和经验,丝丝入扣、无懈可击的逻辑推理,最后载推出一个可信而又令人惊叹的结论。当然看到这则新闻时,我也很惊讶,在被逮捕时,汪某身上除了凶器竟然还有一本《福尔摩斯》。当真是侦探迷,敬业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了,还是从小“研究”《福尔摩斯》导致他生性多疑,对一切身边的事物都表现出敏感的“洞察”?
妻子长得漂亮,而自己家境又不富裕。可笑的是,竟然连以前追求他妻子古珍桢也是用来很多“福尔摩斯秘招”。由此看出汪某可真是将福尔摩斯的思想吃透了,可以运用到炉火纯青这地步了。可偏偏呢,首先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妻子。说来他也是煞费苦心的,自己外出打工,留守妻子跟儿子在家。只是为了妻子跟了他不要受多少苦。可多疑的他又怎么能放心这么漂亮的妻子独守在家里呢。于是“安排”儿子做这位安全的“卧底”。以及到后来事发后要求古某写的《保证书》。这一切说明什么呢,只说明汪某多疑,精神病患者?我认为这还不都是爱吗?他极其在乎妻子,或许他的做法偏激的让人无法接受(行刺“情敌”、花篮藏刀等等)。
再来看看妻子古珍桢,丈夫外出打工,也就是让她待业在家专心照顾儿子。她却跟塑料厂厂长黎某行为过近。而黎某就在一年前离婚且身家上千万。试想想,这样一个丈夫长期不在家且长相妖娆的美妇跟这样一位刚离婚的单身富豪在一起,你觉得会这么样呢。且咱都不说,女人都爱钱,跟这样一位蛮有“气质”的富豪在一起难免会有些火花。而事实上她经常夜间出没那歌城,竟是坐上了那里的大堂经理实乃叫人作疑。她是凭借什么资格呢?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多疑的汪某会怎么样去猜疑了。而她后来也讲了一句强调在感情上她对汪某死心塌地,却让人感到疑惑。这倒好,感情与肉体?那什么“得了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之类的歌词总叫人忖测一番。
网友也兼称汪某是被戴上了绿帽子的可怜男人。更有人直言,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竟然到最后成全了人家(古某跟黎某)的美事。这其实是悲哀的,无论对于谁,一个个美满的家庭到最后落得分分离离。这样的悲剧每每上演,你作为观众会这么想,假使你成了当事人呢。男人都害怕戴绿色的帽子。更何况一个如此“深爱”他妻子且疑心病重的男人呢。当然他的过火行为是得到了法律的制裁,然而我们是该同情他的。这样的事件总在发生,又有多少人站出来坚决的打击的呢。我不是在这里怂恿各位,只是我觉得做一位男人还是得要做真丈夫。
关乎道德,隐予法律。关乎家庭美满。只希望此类事情不要再发生,少一个黎某就会少一个汪某版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