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仁淑《我的男人,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和老公算是经常交流的了。这些年来,我们每天都会在晚饭时面对面坐下,聊一聊一天里发生的事情。我总是能通过那样的对话了解老公的心情。然而在某一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老公事实上从来没有针对自己的心情说过任何话。
“最近好忙啊,一点精神都没有。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只有把工作压在我身上的人。”
“忙了一整天感觉很辛苦吧?”
“上次在社区聚会上,我的名字被选中了,送了我商品券呢。”
“是吗?心情真好呀。”
就像以上的对话那样,老公常常只是在说事实(Fact),而我却总是从中解读他的感情,错误地以为他是在直接表达感情。但如果没有我的话,老公就无法发泄他内心的情感,那些情感将会永远在黑暗中一点点地积压起来,不见天日。
请静静地聆听坐在你面前的这个男人说的话吧。也许他不会提起任何关于他心情的词句。比如说,当男人的收入不太好而感到压力时,他不会说“连喜欢吃的烤牛排都买不了,真难过啊”,而是会说“那帮政治家真无能,导致经济一塌糊涂”。因为下属的无礼而感到压力时,男女的反应同样有很大差异,女人会说“我都快被那家伙弄疯了”,男人则会说“现在的小孩真是没教养啊”。听到有艺人自杀的消息时,女人们会说“一定是感觉太累了所以才那么做的”,而男人们会感叹“现在的社会都快疯了”。
男人们不管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情况,甚至是自己内心的情感,都习惯于借助外在的事实来加以说明。那是因为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范畴内,这是解释情感这种抽象化的东西的唯一方法。男人们对政治和经济特别敏感,并且特别喜欢讨论它们的原因也与此有关。
心理学家Bjōrn Suske指出,男人们对政治和经济特别关心的原因在于,他们试图说明,自己的行动或情感发生的原因只能从“外界”找到答案。男人们常常无视于那些对政治和经济毫不关心的女人们,自顾自地高谈阔论,但事实上是男人们无法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借助那些社会问题展开对话。当然,他们也希望借此来展现自己博学多才的男人形象。女人刚刚在网上申请延长自己落下的课程,那边男朋友立刻开始对“韩国行政系统过于便利”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女人感觉困惑的时候,当然也肯定地认为男人对世界的认识比自己更广阔。
男人们有种将内心矛盾的原因转化到外界去的特殊能力。正因为如此,心理咨询师们说,在他们看来,最难对付的就是那些“演员型的男人”。只有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才能够进行治疗,但这种类型的男人却借助自己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以各种方式岔开话题,避开深入的对话。
阿兰·德·波顿在自己的书里对男人如何表达感情作了很好的解释。美术史学家在看到14世纪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柔和与静谧之后,体会到令人热泪盈眶的感动。但即便如此,他们最后却还是用关于乔托时代绘画史的论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可以说是一种冷静的表现,不应该受到指责。其实,以事实来表达我们内心的狂热,这种方式比探求为什么我们会被一些东西所感动要容易得多。
——选自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另外一方面,儒教文化一直认为男性应该谨言慎行,所以也还是有很多女性觉得沉默寡言的男人很有魅力。然而,像韩剧《沙漏》中的李政宰那样,表面寡言少语,将爱慕与忠诚深埋在心底,这样的男人其实只存在于女人的幻想中。在现实中,就算是性格再内向,男人们也不会有想说话却什么都不说的情况。大部分的男人因为对自己的情感或与他人的关系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就会从新闻、杂志、时事报道或者书本中获得知识,并以此得到可以进行表述的话题。男人的沉默有时可能是因为内心的东西很多,无从表达,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是真的肚里空空,没什么可说的。《沙漏》中那个不太说话的保镖如果走入现实生活,说不定也就是一个只懂得练武,从不看报,肌肉发达,大脑简单的平凡男人而已。
女人们可能不了解,但“沉默的男人一定是无知的男人”这一点,在男人们中间却已明明白白地达成了共识。所以再怎么内向的男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会竭尽所能地多说一些话,并且为了能够多说一些显示自己博学多才的话努力地上网浏览以获取信息。而对那些晚上打死个蟑螂都能唠叨上3个多小时的女人们来说,男人们这种方式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也是男人和女人难以进行对话的理由之一。
从某个角度上看,和男人的对话其实是很无聊的。正好有相同的话题而在约会过程中聊得津津有味,气氛也热情洋溢,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男人们如果有幽默感,或许可以带来暂时的趣味,但那种没有任何情感交流的对话,很快就会让双方厌倦。
当男人们提起政治经济的话题并准备大说特说的时候,你只要点头赞叹他的博学多闻,然后自然而然地转换话题就可以了。他们说起那些话题,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听你发表什么政治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