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中,我们经常感觉剩女们想要“脱光”的愿望更加迫切。其实,综观世纪佳缘《2010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中显示的多项指标,如63%的女性力挺“拜金女”,62%的女性反对“裸婚”……我们可以发现,“剩男”是婚恋市场中一个更为“弱势的群体”。
今天绝大多数的城市女孩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背负了“活得像个(甚至超过)男孩”的无形使命。通常,只有一个女孩的父母,将传统上寄托在儿子身上“光宗耀祖”的愿望,转移到女儿这里,格外注重培养女儿诸如勇敢、果断、追求成就等具备传统男性色彩的人格特质。等到这些女孩长大之后,职场中轻体力工作岗位的大量充盈,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当今女性内心中雄性力量的不断增长。当她们能“独挡一面”,传统的婚姻观与她们期待的比自己“强”的、能“匹配”的男人就更少。可以预计,在今后,“被动型”剩男仍将持续增加。然而,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主动型“剩女”会反思自身状况,做出新的探索,调查中已经显示有52%的女性愿意将“围裙男”为代表的非传统型强势男人作为考虑结婚的对象,毕竟,人们希望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和支持的愿望是永远存在的,这些新式的婚姻观及其带来的新式家庭结构,更加适合某一部分人群的需要和现实条件。实现婚姻温暖的途径,一直在探索中,这一点不会随着年代而改变。
注:昨天《世纪佳缘》网站发来了一个他们重头推荐的一个婚恋调查报告,具体针对的是全国十多个大城市的适龄男女的婚恋观念。突出的调查结果之一,就是城市中“剩男比剩女还要多”。看完之后,我写了一点文字,重点说说我对此现象的理解。
附:数据1
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日趋严峻,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抽样调查数据,2009年19岁以下全国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8:100,城市人口的性别比为115:100,已经严重偏离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随着这部分人逐渐进入婚恋交友的高峰年龄,男性择偶的困难将日益明显。
在20-34岁非婚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占的比例逐渐增高,“剩男”的问题远比“剩女”更严峻,全国人口中非婚男女比例在27岁达到199:100,33岁时达到293:100;城市同龄人口中情况略好,在27-34岁间平均为162:100;这种现象意味着乡镇非婚人口中的性别比偏离更大。
小树编辑,
你好,谢谢你的邀请。
就这份报告而言,我的观点(或者说预测)有以下两点。
第一,传统的“夫——妻——子女”式核心家庭,将逐渐被各种新型结构的家庭所替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同居家庭、单亲家庭、继亲家庭(夫妻 一方或双方带着孩子再婚)、男、女同性恋家庭、收养孩子的家庭、“未婚母亲——子女”家庭、家庭主男家庭(相对于以往的丈夫工作、妻子为家庭主妇而言), 等等。
然而,不管家庭的形式如何变迁,人们希望从家庭中获得温暖和支持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只不过这些新式的家庭结构,更加适合某一部分人群的需要和现实条件。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各种家庭形式的接纳和包容程度也会逐渐提高。我们将会拥有一个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更加多元、更加和谐的社会。
第二,被动的“剩男”将会继续增加,主动的“剩女”则相对减少。
除了人口数量的绝对差异之外,今天我们所关注的23-34岁 适婚青年,正好是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出生的第一批儿童。在这个大背景下,绝大多数的城市女孩,从一出生就背负了“活得像个(甚至超过)男孩”的无形 使命。通常,只有一个女孩的父母,将传统上寄托在儿子身上“光宗耀祖”的愿望,转移到女儿这里,格外注重培养女儿诸如勇敢、果断、追求成就等具备传统男性 色彩的人格特质。而在那些只有一个男孩的家庭中,则几乎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等到这些女孩长大之后,职场中轻体力工作岗位的大量充盈,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当今女性内心中雄性力量的不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婚姻中寻求的,不 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类似“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被保护、获得经济支持、抚育子女等现实目的,而是更加向往伴侣间相互支持、彼此依恋和内心亲密感的满足。 但是,反观我们男性,似乎在对待婚恋的态度上,相对于二三十年前没有太大的改变。换句话说,当今女性对于婚姻的要求无疑更高了:硬件标准不一定降了下来, 软件需要却明确地上涨了不少。
另外,在剩男、剩女的问题上,似乎生活中的经验经常让我们感觉是剩女们想要“脱光”的愿望更加迫切。造成这一误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性更加容易对外界 表达自己的相关困扰,而男性则更多采取回避话题的处理方式。就像有的网友所指出的:很多号称“剩下”的女士们,并不是没有结婚的对象,而是要求太高,总能 找到这样、那样的不满意。
总之,不管结婚与否,什么时候结婚、选择和什么人组成什么样的家庭,每个人都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以及实现这个幸福的途径。这一点不会随着年代而改变。
祝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心有所属,幸福康宁。
宫学萍,2011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