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2011-05-03)
M先生:您好。
谢谢您的回信。因为节前工作太忙,所以看到您的来信时已是“五一”期间。今天才回信,是因为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前几天我和他在网上聊天时,我直接谈了这个问题。我上佳缘的目的很明确,是找个能相亲相爱,互相扶助,共渡人生晚年的老伴,感情和婚姻两者我都要。这并不对立。在我看来,这两者应是统一的。感情是内涵,婚姻是形式。我也问了他,上佳缘是找什么?我感觉他更多的倾向向于寻找一份感情。他承认是这样的,更倾向于寻找感情。他是一个心里有浪漫情结的。向往一份美好浪漫感情的男人。虽然我和他都是离异(我因前夫性格暴躁而离异,他因前妻外遇而离异),但我俩对婚姻的感觉却完全不同,我并没因前次婚姻的不幸而失去对婚姻的信心和向往,我相信自己反思过去的婚姻失败后会成长,会更好地处理以后的婚姻关系,而他却因为上次婚姻的失败对婚姻心存恐惧和疑虑。这是我俩最大的分歧。我认为,感情是水,本质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形状,而婚姻是岸,将原本随心流淌的水限定一个固定的空间给予束缚,长江黄河激情澎湃,如果没有河岸的束缚,给我们带来的将是灾难。这层意思我向他表达得很清楚。他曾在当地交往过一女友,短暂同居后分手。据他说他们在性上是很和谐的,但共同生活后在日常具体相处中,两人除了性和谐外,在其他方面并不太和谐,他觉得她太强势,时时在“教育”他,而她觉得他追求“虚”的东西比较多。故而两人友好分手了。总结这段交往,他的感悟是:两人要长期相处,光有性的和谐是不够的。同时他也庆幸没有结婚。我也曾在当地交往过一男友,(没有同居),这位男士虽然能给我一个稳定安全的婚姻,但因两人生活观念,消费理念及情感相差太大而分手。也许是我太贪心,既想要情投意合的感情,又想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婚姻。而对我这个年纪的女人来说,两者兼而得之,何其难也。想了几天,初步理出了个基本思路:如果能给我婚姻的人不是能和我相爱之人,能让我心为之动的人不愿给我婚姻,那我就选择单身吧。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的恋爱目的是婚姻。这个年纪,感情上经不起再折腾了。如果对方只和我同居而始终不愿和我结婚,我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既然明知对方不愿和我结婚,同居也没有必要的。如果婚姻不能带给我们晚年的幸福,同居就能吗?结婚证虽说是一张纸,但婚姻不是一张纸。婚姻意味着很多的内容。要携手共老,光有爱情是不够的。但是,如果是以婚姻为目的的同居我可以接受,因为毕竟是异地相恋,缺乏实际生活的相处。无论我到他处或者他到我处,长期住宾馆酒店都不现实,同居一段时间双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切实相处,看看生活习惯,性格是不是能够互相包容接受。五六十岁的人了,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都是难以改变的。我觉得,对我和他的异地相恋,除了观念之外,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定婚姻幸福与否的往往不是原则性的大事,而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细小的不起眼的小事和双方性格的相容度。但这样的同居是有一个前提的,一是双方都要认同以婚姻为目的,二是有一个时间限制,我以为,一年左右足矣。
说到性,他渴望能在两人相爱中有“性福”,我可以理解,性是人的天性,有“性趣”很自然,也是夫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我们这个年纪,性会渐渐淡化以至退出,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您所说:““性福”完成不了“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一旦没有能力“性福”了,麻烦就来了”。而由于身体生理构造,女性的性衰退一般早于男性,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中老年,男性一般希望找比自己小十岁以上的女性为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理性的认识,可能以后两人共同生活也会有些矛盾吧。他不是个“性乱”之人,也不是只想寻找性伴。只是对婚姻没有信心,有婚姻恐惧,不想结婚(他女儿跟母亲一起生活,父女关系正常。我和他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和前配偶多年不联系来往了,他不太可能靠女儿养老,如果一直不婚也只能进养老院。倒是我和女儿感情很好,如果一直单身就很可能与女儿一起生活了)。没有这点信任我不会和他相处。虽然我们交往以网络为主,但言为心声,长期的交谈内容无所不涉,从中是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基本品性的。从他的言谈中,从他在网上发的帖子中,我觉得他是个正派而善良的人。 虽然和他聊天相处很愉快,很开心,有一种情投意合的感觉,但我在想他到底能不能给我我所想要的?如果他坚持不结婚,只同居,那我选择和他做普通朋友,保持友谊就好。在我这个年纪,如果遇不见合适的人,也只能单过了。觅人不对的话,比单过可能更烦恼。我目前不想放弃这段感情,还是多交流多沟通,多讨论,看看他是否能改变不婚的想法再决定两人关系的最后走向,但是大的原则已经定了,也就比较好办了。
再次谢谢您的来信,帮我理顺自己混乱的思绪。
【回信】:(2011-05-04)
X X:你好!
看过你的来信,我觉得你的思考已经基本清晰。我不是一概反对婚前的性行为,特别对于中老年人的再婚更没有嫉“性”如仇。“性”是男女感情的自然行为,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有能力的人追求合理的“性”之美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是为“婚前”的性行为还是“为性”的性行为,这是需要关注的原则。就你们异地恋的具体情况,你说:“如果是以婚姻为目的的同居我可以接受”这是对“性”在严肃态度基础上采取的灵活思考和做法,目的是为了更贴近生活以便让双方更多地了解除“性”以外的更重要的“婚姻”合适度,我表示赞同。
“为婚”和“为性”而“性”,目的不一所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心,是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人格、人品的反映,是“欲望”的自私本性程度的分水岭。
“目的”是隐含的,是靠过程才能反映并获得检验的人的一种理念。一般来说,声明两人的“结合”是为“性福”还是为“婚姻”并不重要,因为口头的表述并不代表实质的本意。但可贵的是他三年来对你很坦诚,没有隐瞒而刻意心怀叵测的欺骗,如果你的感觉没错,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首先,就你们俩结合的“目的”继续充分交流沟通,我站在你的立场,只要对方认同你的观点,就应该把你们的感情往前推进。如果对方仍坚持己见只为“性福”,我相信你的理性和感觉,该怎么处理,你会自己有答案;
其次,在相处过程中,除了性格、脾气、习惯、观念等这些重要内容,重点应该验证对方的人品,验证这几年在网上的“言为心声”,以小见大,然后看自己对对方的可包容度。当然通过相处各自给对方以婚姻的信心,这很重要,能否做到这点,不是靠“装”,而是靠各自几十年形成的本性的自然流露,检验是否能互相相融,评估为合适对方的磨合对自己习性修正的可容忍度;
最后,从你的表述,看得出同样是离异的两个单身,对以前婚姻失败的反思你要比对方强。要知道失败的“反思”才是成功之母,客观地多检点自己才能成长自己,才有利于今后的人生路,失败了,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对方就不容易长大,这一点你们在相处过程中要注意相互切磋并多加关注。
祝你成功!
【编后一句话】:
人类建立在婚姻目的基础上的“性”和动物性的“性”有本质的区别,类似本案,中老年人的再婚如果因分居等客观情况,只要出于两情相悦的婚前性行为应该表示理解,因为其目的是为了婚后幸福出于了解对方的一种无奈选择,作为旁观不应苛责,如果把感情和婚姻相对立,不管是出于对婚姻的恐惧、没信心还是其他任何原因,仅想为了“性福”,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