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详细内容
- 盖叫天的顿悟
- 发布时间:2010/6/14 阅读次数:171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盖叫天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曾经闲居杭州。一天,他走进一个荒野中的茶亭,正碰上一个瞎子在要饭。被要饭的是个年纪很大的茶客,三绺胡须,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这位茶客问瞎子:“你看不见?”瞎子回答:“是啊,看不见。”茶客又说:“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在哪里?”瞎子眼睛动了几动,说:“我睁不开。”茶客下面的话有意思了,他说:“那你闭着眼睛,使劲儿去看!”瞎子停顿了一下,忽然说:“我,我--看见了!”茶客问:“你看见了什么?”“我--我看见了一片黑。”茶客提高嗓音说道:“你黑都能看到,难道白,你就看不见吗?”盖叫天听到这儿,顿悟到这样的道理--眼睛瞎了,心却没瞎,就能明是非,辨黑白,知美丑,分善恶。盖叫天联想到练功学艺--几乎每个后生晚辈,都要花费许多年的辛劳练基本功,但是如果受不到名师指点,就可能白受辛劳。那个茶客“逼”瞎子去“看”,就是“逼”他顿悟--就是要他在往日求爷爷告奶奶求得施舍的那条老路之外,再想出一条新路来!这位茶客或许就是在启发周围的人,首先要从人生的一些大问题、大道理上先“悟”它一“悟”。等在这个层次上有所收获,再回到艺术之中解决具体问题,或许就不那么难了。
盖叫天成名后,更坚信这一点。在《燕南寄庐杂谭》书中,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早起做默功”。他写道:“每天清晨起来,我先遛了一圈,就在这椅子上默坐。盘起腿,闭着眼,做默功。闭目默想,就是运了神。想什么?想到一,一想到十,十想到千,千想到万。”他未必读过许多书,但依靠“悟”的精神,常常能直奔事物的本质。他不单“悟”自己,有时也“悟”及其他。比如,他特别琢磨过《击鼓骂曹》--早先有人演这出戏,演员打的一手好鼓,于是只顾埋头打鼓,以为观众一定会陶醉在美妙的鼓声中,一定会大声喝彩。哪晓得演员越打越起劲,观众反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剧场里反倒乱开了。经他一“悟”--原因是演员光顾了打鼓,可忘记了骂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