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详细内容
- 为了含辛茹苦?
- 发布时间:2010/6/14 阅读次数:140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人活着为了什么?对平头百姓来说,就像周立波所说:“我们老百姓只关心三个表:水表、电表、煤气表。”
不久前,我在名为“我要做巴菲特”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29岁的男子,初中没毕业,工作总是做不长,闲在家里炒股票。父母给的一万元本钱很快没了。他声称,炒股票,起码要二三十万资本才能赚钱。为此天天吵闹——要爹妈把家里唯一的房子卖了。为了要钱,他时常殴打父亲,口口声声责备爹妈“挡了他的财路”,还抱怨说,“旁边像我这种岁数的,都已经结婚了”。甚至扬言要找人杀了双亲。
当今的媒体,似乎太习惯传播好消息,太乐于渲染幸运儿的幸福生活。一夜成名的奇迹刺激着不甘平庸的年轻人,骤然暴富的神话鼓励着好逸恶劳的懒汉们,出现想做巴菲特的啃老族,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英国电影《简·爱》曾经感动了一代女青年。当简·爱得知,她深爱的人是有妇之夫,她拒绝了罗切斯特的恳求,坚定地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我不能留下来做你的情妇。如果我再来找你,我会和你是平等的。”再看看当下,《蜗居》里的海藻,引来多少年轻女孩的羡慕?
电视剧《蜗居》的播出,令房奴再一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归根结底,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人们总是认为,结婚生子这等人生大事,必须在自己拥有的房子里完成。事实上,即便在发达国家,作为工薪阶层,买公寓也是中年人才能达到的人生目标。
当今之世,懂得并践行“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的人并不多。无欲则刚,这个“欲”,指远远超出支付能力的过分欲求。比如本文开头,那个逼迫父母的“未来巴菲特”;比如那些在城市里无根无基,工作三四年就想买房的年轻人。但是,贫富的悬殊、贪腐的愈演愈烈,令芸芸众生的心,更加难平——凭什么我们要一边看着权贵们挥金如土,自己却必须安贫乐道含辛茹苦?正因为如此,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愈发浮躁。从这个层面上看,啃老族想做巴菲特、年轻女孩羡慕海藻,又似乎可以理解了。
最最可怕的是——在物欲里沉沉浮浮的人们,灵魂无处安放,精神无处栖息。无论有无财富,有无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