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往常一样,早上我来到办公室翻看今天的报纸,在头版的显眼位置刊登了一条简讯:红日集团公司更新计算机网络系统。
简讯说: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管理初具规模,目前公司使用的计算机系统配置相对偏低,已不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集团公司决定对原系统进行更新换代,包括添置电脑硬件设施以建立优质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看着这条简讯,我心头猛然一喜,继而又转喜为忧。倒不是因为机遇难得,而是因为想起一个月前,参加一所学校多媒体教室竞标时没有资质被拒之门外的尴尬。不过,我没打算放弃,刚刚在杂志上读到的一句话:谁敢,就赢!立马让我气血涌动,胸臆间鼓荡起五岳风雷。我准备亲自登门拜访这家公司。
和那位校长相比之下,我以竞标者身份会晤的这位民营企业家却要博大精深得多。这位衣着朴素,常穿平底布鞋,体形富态,风趣机敏的老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他的名字下面就已经汇集着像“红顶儒商”、“百万富翁”、“盛世善人”等这样一些闻名遐迩的殊荣。
为了以更快的速度和旺盛的精力同他打交道,我并没有过分留意外部形象,在递交的标书上也尽量少用或者不用那些不符实际、大吹大擂的修辞,我知道,靠着不光彩的骗人伎俩起家,这决不是真正企业家的风格。从创业的那一天起我就意识到,经营商业是一个与人长期合作的过程,不仅对自己的事业始终抱有乐观的态度,还要有着非凡的勇气和不怕失败、不相信失败的过人胆识。当然,更要掌握娴熟的沟通技巧,具备渊博的学识,并在洽谈业务、筹措资金、招聘员工等事项中加以巧妙的运用,尽管这陈诉有时招揽不动大角色,但这并不表明你会遭到冷遇,因为对获得成功的企业家来讲,实事求是的作风才是头等重要的。
但是那一天,命运偏偏跟我开了个玩笑,当我叩响总经理办公室门的时候,一位女士走过来,郑重地对我说:“对不起,先生,我们总经理不在家。”我不由一愣,刚才在楼下,分明看见他从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上下来,然后,走进了办公楼。“先生,您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交待,我会尽力为您服务的。”那位女士接着说。
看来,也只有这样。我马上把标书递到她手里,说:“谢谢你!这是我们的标书,拜托了!”
说完,我便离开了红日集团。就在我苦思冥想的时候,当时和我同在的业务员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情况:这家公司的总经理生活满有节制,不吸烟,不饮酒,走路急,讲话快,尤其嗜好对弈。据说他碰上对手坐下来就是一整天,任何人也不接见,有一回,分管市长来视察工作,也吃了他的闭门羹。莫非今天他也正在和别人对弈?我不敢肯定,也没有太怀疑,因为我也是这副德性,如果和朋友对弈起来,常常废寝忘食。
但我没有死心,打听到他准备去宾馆接待客户后,我立即带着一名工作人员赶到了那家宾馆。据我推测的时间,估计他也差不多应该从公司来到宾馆了。我们在宾馆的大堂里坐下来,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围棋,一面和同事对弈,一面静静地等候他的到来。
不一会儿,门口开进来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从车上下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看上去大概有六十来岁。虽然这是我第二次亲眼看见他,但是就凭着他频频在当地各大媒体的“曝光”,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来了!”我冲着正和我对弈的同事喊了一声,口气明显有些激动。
他在几个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大堂,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走了过来。我本能地起身,报以微笑。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他居然朝随从笑着说道:“看棋,看一盘棋也不迟。”
同事马上起身让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忙着捡拾棋子,并大胆地向他挑战:“可以与您下一盘吗?”
他稍稍一顿,看了我一下,那眼神似乎在回答:“当然可以!”
就这样,我们两人对弈起来。按照老规矩,抓子猜单双,猜中者持黑。他持黑,先走棋。根据他走棋的套路来看,确实是一位不露声色的下棋高手。他时时设陷,处处打劫,征、枷、闷、扑吃子手段运作的游刃有余。虽说姜是老的辣,但我采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战术,连连走活了几块棋,旋即扭转了被动的局面。他稳扎稳打,不时地自言自语:“高!这步棋高!”“请问,小伙子从事什么工作啊?”他好奇地向我提问。
“我刚刚办了一家计算机公司,前天我曾去拜访过您,碰巧您不在家。”我轻声地回答。
他微笑着说:“棋下得如此高,不认真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相信其他方面做得肯定不错,我猜的对不对啊,小伙子?”
我对着他的面说了声“谢谢”的时候,发现他的头朝我微微地点了点。这就是我与他第一次对弈时简短而又温和的谈话。他说话的声音非常地低沉,但却很有磁性。
我知道,这盘棋必须速战速决,因为他不是专程找我对弈的,如果不采取失招的主意,一定会影响他的工作安排,他的下属投向我的必然是反感的目光,不是友好的态度。
我故意拆边,作小目高挂拖退定式,诱他进入。果然,他见机行事,每一子都跟的咄咄逼人。最后,他赢了。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在一片喝彩和鼓噪声中匆匆离去。
时间不长,我接到红日集团招标办打来的电话,同意我们接手其中一部分工程。同时,那个人还特意告诉我说:“我们的老板很欣赏你!”
后来,很多人问那位总经理,为什么要选小公司?他说:“理由很简单,是那个小伙子有颗体恤别人的心,他知道我很忙,把能赢的机会给了我,让我以胜利者的心态去谈业务,相反,只有我的公司红火了,他才有机会赢标。这才叫作双赢!所以,我选择了他。”
然而,成全别人,又何尝不是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