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主页 冬天短信 秋天短信 夏天短信 春天短信 情感短信 温馨短信 浪漫短信 健康短信 思恋短信 设为主页 
祝福短信 职场短信 经典短信 求爱短信 表白短信 分手短信 朋友短信 早安短信 暧昧短信 节日短信 收藏本站
喜庆短信 考试短信 乔迁短信 亲情故事 爱情格言 文章故事 经典语录 短信大全 为人处世 早安短信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随笔 > 成长文章 > 详细内容
未成年自杀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0/5/8  阅读次数:599  字体大小: 【】 【】【
青春花蕾为何过早凋零?——透析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案件 一部丢失的手机、几位老师的询问、隐约的怀疑……促使辽宁本溪市16岁少女小宇(化名)走上了绝路。多次协商后,5月25日,小宇的家人从学校拿到了15万元的赔偿金,但女儿的离开,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伤痛。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案件屡有发生。面对这些青春花蕾的过早凋零,人们不禁要问:今天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失灵了吗?面对委屈:她以死示清白  4月24日6点25分,刘艳玲像往常一样目送女儿去上学,而当她下午再见到女儿时,却只能握着孩子冰冷的手哭泣:“她才16岁呀!”  事情的起因是一部手机。4月23日下午,本溪市二十七中体育老师李竹君辅导学生小宇、黎雪(化名)做仰卧起坐后发现丢了手机。李竹君随即找到小宇和黎雪询问,两女生于是一起协助老师返回教室、楼道四处寻找。第二天上午,学校三年级部德育副主任张选路先后把小宇、黎雪叫到初三年级办公室,询问手机一事。据当时办公室的几位老师证实,这个过程张选路并没说过激语言。然后,小宇的班主任鲍杰打电话叫家长。据小宇的父亲祁云国回忆,鲍杰当着小宇的面,让家长注意查看家里是否有一个红色的三星牌手机。小宇随父亲一起回家后,就把自己上锁的两个抽屉打开,将东西都倒到床上,哭着嚷:“爸,我真窝囊,你翻吧,看我拿没拿。”下午3时左右,趁祁云国出去买菜,小宇纵身从7楼跳下。  小宇自杀事件不是偶然个例。近期,青少年因遭误解而委屈轻生的事例一再见诸报端:2月9日,青岛市一位姓秦的初三女生玩电子游戏遭到父亲批评,赌气喝下半瓶农药身亡;3月24日,沈阳市五一中学17岁女生因父母“埋怨”跳进浑河……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介绍说,自杀已成为15至19周岁青少年死亡的原因之一。不少青少年在遭到误解、委屈时有轻生念头。  孩子:我们因“爱”负重  孙浩哲说,表面看似乎是青少年过于脆弱,可问题的根子是在家庭、在教育。因为不能成为父母眼中理想的孩子,今年3月,沈阳五一中学学生珊珊跳河自杀,她留下这样的文字:“妈妈,我总认为自己是您的负担,我耳朵不好使,脑子笨,学习又不好。”“我很早就想离开这个令我恐惧,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很害怕…… ”湖南省娄底市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陈丹(化名)接受采访时说:“父母辛辛苦苦工作,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煞费苦心为我们规划未来,我们需要服从他们的规划。除了家长的规划,还有学校和老师的规划。我们几乎没有自主的思想空间,无法快乐……”孙浩哲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焦点、重心。从三四岁开始,父母就安排他们学绘画、弹琴、外语……以“爱的名义”安排他们成长、学习的步骤。孩子们每天辗转于各种补课班和特长班,不爱去也得去。考试成绩不好,担心被老师、家长批评,遭到同学蔑视。学习变成一种痛苦,尽管物质生活丰富了,却没有幸福的体验和感觉,多数孩子觉得生活没意思。“热爱生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青少年只有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才能充分发挥潜力,才不会在遇到挫折、失败时失去生活的信心。”   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教授王加绵说,学校和家长“为孩子好”,却使孩子背上了超负荷的心理负担,压力也让他们变得脆弱。偶尔一次不公平的询问、几句责备,就可能使他们对生活不再留恋。  教育:“死角”藏危机  孙浩哲介绍,13岁-18岁是青少年的心理危险期。这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心理容易趋向偏激逆反,特别需要家长、教师注意疏导。  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喊了很多年,但部分教师、家长对青少年心理缺乏了解和重视,留下许多“死角”。小宇的父母、老师对她的自杀感到十分“意外”、“震惊”。但事实上,小宇死前曾有诸多迹象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4月23日回家,小宇曾哭着向妈妈诉说委屈,妈妈却没怎么当回事,大略劝说了几句。老师询问时,小宇也曾哭着说:“我没拿就是没拿,怎么什么事儿都赖我,我家里丢个创可贴都赖我。我也不想活了!”4月24日中午,小宇再次在父亲面前痛哭,并躲在房间里不肯吃午饭。粗心的父亲告诉女儿:“你没拿怕啥,谁赖也白搭。”自己吃完饭就收拾了碗筷去买菜,把女儿独自留在家中,接着悲剧便发生了。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于涛说,中学生自杀行为多缘于一时冲动,或受父母责骂,或受同学嘲笑,或是情感问题等。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本身自我认识能力差,容易夸大问题的性质,走入“死胡同”。同时,青少年求助心理较弱,心里有事情不愿对外人说,即使心里很困惑,很难受,也不易被外人察觉。如果父母和老师稍微敏感些,针对这种“自杀性先兆”进行耐心疏导、减压,甚至求助心理专家,许多孩子的自杀行为就可以避免。  记者在“小宇事件”的另一个当事人黎雪身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死角”的危害。5月18日晚上九点多,记者敲开黎雪家门,听到其母亲正在责骂刚放学回家的女儿。因焦虑而满嘴是泡的黎雪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鸟,反反复复只说两句话:“我从来记性不好,现在什么事都不记得了。”“当时只有我们两个学生在,现在小宇死了,我该怎么办?”  孙浩哲分析,要么外界压力使这个16岁的小姑娘过早地学会了撒谎;要么就是焦虑和压力未及时疏解,小姑娘的脑神经暂时闭合,智力水平可能因此停滞。  生命:不可忽视的教育主题  孙浩哲介绍,他接触过的一些优秀中学生,不少都想到过自杀,越是重点学校的学生,问题越严重。一些学生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家长责骂时,常常想到死,有的女学生还常在一起讨论自杀的方式。从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极端:受害者是作案者的父母、同学、朋友,有的青少年杀人后,还能正常上学,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没有恐惧感,没有罪恶感。“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而现在的孩子们不怕死,是因为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孙浩哲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应该成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题。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战胜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正常与非正常的死亡;教育孩子懂得,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  一些家长认为,同尚未成年的孩子谈论生死问题过于沉重,对“生死教育”多采取回避态度,或闪烁其辞,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专家建议,应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经常性的生命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等,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起源,理解生命的尊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成功教育与抗挫折教育,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通过生命知识学习、生命安全体验以及生存拓展训练,使未成年人初步了解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规避危险与伤害。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007文章阅读网(www.kk007.cn)    Email:yukun1124@gmail.com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负责人,本站定尽快处理.
鄂ICP备09005046号

爱情故事 心情日记 人生感悟 情感故事 励志文章 短片鬼故事 恐怖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医院鬼故事 伤感的句子 优美的诗句 成功人生 励志名言 励志故事

成功哲理 爱情哲理 人生格言 为人处世 爱情感悟 爱情格言 伤感爱情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亲情感悟 亲情故事 家庭物语 母爱亲情 父爱永恒 成长文章

生活感悟 文章故事 友情故事 大学生活文章 校园爱情文章 高中小学生文章 经典文章 QQ空间经典日志 经典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