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一名地震危重伤员被解放军战士和机场急救人员抬往救灾飞机。新华社记者 郭 刚摄
玉树,一个美丽的地方;结古镇,一座宁静的小城。地动山摇一瞬间,无数双眼睛紧盯着这个地图上的小城。
4月14日,清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几成一片废墟。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从 党中央、国务院到各地各部门,从解放军、武警部队到消防官兵、公安民警,从专业救援队到普通志愿者,从各级领导干部到广大普通群众,展开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
虽然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过,但抢救生命的战斗仍在继续。“扩大搜索范围,逐村逐户排查,全力搜救被埋人员,确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尽最大努力抢救生命。”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就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党中央、国务院
“同我国人民在一起”
灾情十分严重,救援困难重重。
非常时刻,非常行动。
灾情万分火急,救人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
地震发生后,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在第一时间,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回良玉副总理任总指挥,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一系列应急举措随即展开。
人们听到了总书记深情的话语。
“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主席在出席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并对巴西进行访问后,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访问,提前回国。
人们看到了总理奔波的身影。
4月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飞抵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在结古镇民族商贸城的废墟上,温家宝对人们说:“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
非常时刻,非常行动。
灾情万分火急,救人刻不容缓。各地各部门高速运转——
在第一时间,青海省委、省政府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导协调抗震救灾工作。当天,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分别赶赴结古镇,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在第一时间,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等中央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民政部紧急下拨了第一批抗震救灾物资,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飞赴灾区开展救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也将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1级。
在第一时间,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补助5000万元,农业部安排应急救灾资金100万元,卫生部启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交通运输部紧急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
在第一时间,公安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14日18时前,就已从全国各地调集公安消防特勤、公安特警、边防医疗人员共1630人赶赴灾区救援。
非常时刻,非常行动。
灾情万分火急,救人刻不容缓。解放军、武警紧急出征——
在第一时间,玉树军分区、玉树县人武部等迅速投入400余人紧张救灾,驻玉树武警部队600名官兵立即投入抗震救灾。
在第一时间,空军启动应急指挥机制,武警部队数千名官兵赶赴灾区。
在这场仍在继续的生命大营救中,中国共产党再次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中国政府再次诠释了敢于负责、务实高效的执政能力。
救援队伍
“能多救一个人,累趴下也值”
16日13时48分,13岁的女孩赤烈旺姆被队员们用双手托出通道。趴在一名藏族救援者扎西多杰肩膀上的时候,小旺姆还用藏语呼喊着“阿拥、阿拥(叔叔的意思)……”
有了人,就有了一切!保住了生命,就保住了希望!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首要的一条:抢救生命!
12小时、24小时、48小时、55小时、72小时……时间在滴答逝去,可地震灾区所有人都秉持着一个信念:救人,救人,还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分百努力,不放弃,不抛弃。
每一线生机,都决不放弃!抵达灾区的解放军、武警官兵,一放下背囊,就投入到紧急救援中。
4月16日上午,武警8650部队二连30名官兵在一片倒塌的废墟中,发现了一名仍然活着的中年妇女,立即展开救援,历时3个多小时,将其救出。
每一线生机,都决不放弃!抵达灾区的专业救援队员,来不及掸去满身征尘,就投入到紧急救援中。
4月15日晨7时,玉树地震重灾区结古镇西北牛宾馆废墟上,国家地震救援队发现这里有生命迹象,救援队副总队长刘向阳立刻带领一支小分队展开行动,一直到中午,队员们终于打通救援通道,在5分钟内从废墟中抬出了4名幸存者。5分钟的奇迹,源于5个小时的坚持。
来自山东公安消防系统的192名官兵进入灾区就全力展开搜救工作。16日13时左右,记者在一片废墟上见到了济南公安消防支队第19中队副中队长董兵,他和几个战友竟就地睡着了。董兵告诉记者,天没亮他们就开始搜救,“能多救一个人,累趴下也值!”说完,他又摇醒队友,投入紧张的搜救。
截至目前,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仅解放军、武警官兵已救出被埋人员1200人,救治伤员8714人。
每一线生机,都决不放弃!在另一个战场,白衣战士争分夺秒,忘死救生。
17日上午,记者在玉树州体育场看到,每一个医疗点前,都有大夫在给受伤的群众认真治疗。解放军第四医院高原医疗队的帐篷内,几名大夫正在给一名产妇进行体检。70多岁的才吉老人竖起大拇指说:“没有这些"门巴"(藏语医生的意思),我们这些人可能早没了!”
截至4月16日上午,卫生部已经派出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医疗队共计1618人奔赴灾区。
每一线生机,都决不放弃!沿着由航空、公路、铁路等组成的一条绿色通道,众多重伤员又迎来了生的希望。
截至4月17日17时,76小时内已救出2038人,正在搜救失踪的417人。按照民族习俗妥善安葬740人。受伤群众11744人初步得到救治。
在这场仍在继续的生命大营救中,奋战在灾区一线的每一个人都在争分夺秒,与死神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社会各界
“同胞受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共同抵御这场不期而至的灾难,共同挽救那些面临绝境的生命。
心手相连,众志成城。青海人民尤其是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相互支撑——
地震发生当天下午,来自杂多县工商局的巴松达娃就和另外6名中学同学约好,赶到了灾区,搬卸物资,搜救人员,救护伤员……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这些天,他们基本没有正儿八经睡过觉,要么相互靠着坐在地上休息一下,晚上挤在车里睡一会对他们也是一种幸福。
称多县与玉树县结古镇相距126公里。“相邻的同胞受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称多县长更太说。中午,由党员干部、民兵、武警组成的400多人的应急救援分队从县城出发赶往玉树。沿途,当地群众、青年志愿者和僧侣纷纷加入救援大军。到达玉树时,队伍扩大到1200人。到16日中午,在玉树的称多救援大军已超过7000人。
心手相连,众志成城。全国人民手挽着手,心连着心——
临近的西藏、甘肃等省区在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员,支援救援物资。首都北京向青海省提供1000万元紧急救灾款项,即将迎来世博盛会的上海捐款1000万元。
更令人感动的是,刚刚走出大地震阴影的四川人民成为反应最快的救援力量。地震发生仅仅8小时后,四川携带救援物资的第一支救援队、四川的志愿者队伍已经出现在灾区。
地震发生以来,在气候允许情况下,联结西宁和玉树的航线几乎没有停止过。乘务员闫迎告诉记者,他们14日晚准备飞新加坡,地震后公司迅速决定留了下来救灾,“现在坐飞机去玉树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
心手相连,众志成城。无数的人们用心、用绵薄之力,汇成爱的交响乐——
1元、2元、5元、10元……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捐物正在点滴汇聚,形成支持灾区救援工作的强大后援。
在玉树州体育场,4名来自河北的救援人员引起记者的注意。他们来自河北冀州,自己开车,带着抢救药品和医疗器械,15日11时从家乡出发,穿过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直到16日18时才抵达结古镇,马上在指挥部安排下投入医疗救护工作。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河北省冀州市职工医院院长、年过七旬的吴殿华,冀州市职工医院医务工作者孔德柳、王茂荣,孔德柳的爱人、冀州中学职工贾永才。
在这场仍在继续的生命大营救中,举国相助的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再次得到充分展现,充满大爱的民族精神再次得到倾情释放。(记者 丁 伟 王建新 周东平 赵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