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塑造你的爱人成为你喜欢的样子,容许对方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形态,甚至不同的体态。因为你要爱的不是自己!
──曾小歌
一位很熟的老朋友,有句口头禅,就是在接到电话、确认是谁之后,不论生客熟客都就来那么一句:“你有什么事吗?”
原本这话很正常、很普通,但对老朋友来说,有点下逐客令的味道。所以,我们共同的朋友听他这么问,都会很自然地回他一句:“没事就不能打电话来呀?”
这时,他就会哈哈大笑,很人性化地说:“啊,不好意思,太忙,说惯了!说惯了!”
尽管如此,下次老朋友再打电话给他,他又会忘掉似的,重复口头禅:“有什么事吗?”
有一次,我接他的话说:“我……不晓得什么叫做事情!只知道有友情、亲情、爱情、人情……。”
他大笑:“哈哈,大作家,别消遣我了!你也知道,改不了口的,人的习惯嘛……唉!昨天我老婆打电话来,我这么说,就被她凶了一顿。呵呵!”
我也笑着说:“是你凶,还是她凶?她是你最爱的人,嘘寒问暖一下,你却不识趣地问她什么事!我觉得你这个‘什么事’的后面,一定是惊叹号,而不是问号!”
他抱怨地说:“人有些习惯,是改变不了的。她老是想改变我,我才想改变她呢!”
我笑一笑,把话题转移了。
◆
改变,才有机会。这是小歌我常讲的话题。我有一本书的书名就叫做《改变,才有机会》,不过,我说的“改变”,通常指的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记得读中学时,我就很喜欢马克吐温的一句话:“世界上最难改革的是:别人的习惯。”这话既幽默,又有深刻的真理。
看别人不顺眼,想要塑造别人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实在是“想不开”的意念。当然,我说的不包含儿童教育。对于还在学习中的小孩子来说,“恨铁不成钢”不但做法是对的,想法也是对的,因为孩子们都是可塑性很大的材料。小时候没有刻意扶持的幼苗,长大后肯定会成为一棵弯曲的大树;可是,已经翅膀长硬了的天使,你硬要把微弯的胳膊用力扭正,可要当心折断了!
对于你不满意的爱人,只有容忍、容许对方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形态,乃至不同的体态!这样才会好相处。一个人的长大,是一种“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千万不要为了你自己“完美”的需求,而强迫对方作太大的改变!
◆
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开始练习“内观”。
国王是一家之主、一国之长,他的影响力自然很大,所以,家中所有的人都因而跟着练习这种方法;皇后也不例外,成为一位修行者。于是,他俩常在皇宫里同一个禅房内观。
有一天,内观一小时之后,国王问皇后:“如果有人问你,你最爱的人是谁?你怎么回答?”
她说:“我内观的时候,也想到同样的问题。我发现,其实除了自己,我谁也不爱。”
国王笑着说:“好极了!我也有同感。”
于是,国王和她一起去见佛陀禀告此事,佛陀说:“说的好!说的好!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开始想要寻求这个问题的症结时,就可以走出问题、解决问题了,否则一辈子都活在想象中。”
◆
很多人都会说他最爱的人是某某某,包括她最爱她的老公、他最爱他的老婆、他(她)最爱他(她)的儿子等等,其实你谁也不爱,你只爱自己;爱自己的欲望、希望与梦想。
我们爱这个人,往往是因为我们期待他能实现我们的理想,一旦他的行为与态度与我们所要求的背道而驰,所有的爱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其实不是爱别人,而是爱自己。
佛陀认为,一个人只要能认清这点,就很容易去除私念、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所以,这是内观者第一个重要的体会。
我们常在许多时候感叹世间没有完美的爱恋与情人,却没衡量自己是否也做不到。你希望是她(他)是的第一个男人或女人,有没有想过自己其实“纯洁”得像一块“墨”一样?你觉得对方的腰太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鼻子太塌?
改变别人太慢了,改变自己比较快一点。你常常去关注别人的博客,别人就会过来回访;你常常打打电话问候朋友,朋友也会打打电话联络。一次次的改变自己,会造成一次次别人的改变。习惯就在这样的默契下培养成功了。
爱恋何尝不是这样?渴望完美浪漫的恋情,就不要塑造你的爱人成为你喜欢的样子,容许对方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形态,甚至不同的体态。因为你要爱的不是自己,而是你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