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远方朋友的来信,是人生的至乐。当你忧郁迷茫时,那爽洁的信封,或遒劲或飘逸或质朴的字体,总会让你顿开茅塞,发现自己正在曲径通幽处;当你孤独自怜时,那一句你还好吗的问候,那推心置腹的倾诉,让你蓦然惊觉被人牵挂的美好,原来在别人眼中你有那么多的优点……
“风不到,花不开,不是主人你别拆”,信封开启处的小语让人开怀一笑,远方的小友娓娓诉说中学时我的诸般好处及其在外求学的经历和感触。那些不经意的付出总会被人铭记,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人。学生们总喜欢把我当作他们的姐姐和知心朋友。于是,有了好多小友,他们用童稚的视角把见闻困惑通过书信向我诉说,让我偶尔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在外求学的时刻。
最喜欢读充满才情的信,虽信手所至,然每字每句都情深意笃,没有一丝矫饰,却又典雅蕴藉,耐人寻味。笔之所至,可以倾诉种种,不必担心祸从口出,不必担心被人添枝加叶,谣传如飞。只有心与心的碰撞与默契,非是儿女情长,自是海阔天空。展信之际,竟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弥散,友人定是雅士,信笺定与香茗为伴,天长日久熏染方有此味。读之,如品清茶,如沐春风,如在阳春三月于桃源感受落英缤纷,如在深冬暖暖的书房看窗外雪花飘飞,与友人促膝而谈。原来,物欲横流的尘世中有这般奇妙的境遇。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诗情画意,在而今可谓难求。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通讯设备的日臻完善,人相隔天涯海角的人瞬间即可清晰地看到听到彼此,很少有人再钟情于书信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们的心里总有一份沉沉的压力,浮躁,静不下心来是现代人的通病。而写信,必须有一个一份独特的心境,才能尽述心中所虑,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满于山,思溢于海,将对生命的感悟诉诸笔端,让友人展读时亦品味到文化的气息,感生活及友情的曼妙;若勉强为之,笔端凝滞,有敷衍塞责之嫌,此为写信之大忌。每次写好信后,总是珍重地把信轻折,装入素雅的信封,再极为小心翼翼地填好信封,我愿所有收到我的信的人儿在拿到它的瞬间便有了一份美丽的心情。
我的卧室兼是书房,美其名曰:会心斋。所存最多的是书和信。信有两箱余,此皆为高中毕业后所得。面对那一封封笔迹不同,所写时间不同却同样挚情的书信,我总是感到巨大的幸福,不舍得丢弃,视若珍宝。其中,最多的是我忘年交的一位师长的书信,将近三百多封。每次写信与其,总是极快便收到回信,文字从容中肯,比起当面的谈笑风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书法刚劲而圆润,其信多简洁却充满灵气,闪烁着智者的思辨与达观,风格一如他的文章。在我未分配工作的日子里,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刻,在文思枯竭思想倦怠之时,这些信总是如期而至,让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解脱。忘年之交,历岁月飘忽流逝愈显芳醇。
你所拥有的精神上的朋友越多,你的人生就越充实和丰盈。
最喜欢在美妙雨夜,静坐灯下,通过书信与朋友倾谈。雨,或淅沥或滂沱或缠绵都是天然的梵乐,让我有了纯美的心情,洁净的精神。人,虽生而孤独,但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藉文字以交流,与友人神聚也。也喜欢在月色如水的时刻,关了灯,让窗外的月光倾泻一床,在一床月光一床书的氛围中,那些书信往来的朋友的面容便浮起在柔和的月光里,所有的劳碌伪饰困惑迷茫执著孤独,在浅浅一笑后便化作一剂清凉,此际,心境如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款款深情,尽在尺素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