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主页 冬天短信 秋天短信 夏天短信 春天短信 情感短信 温馨短信 浪漫短信 健康短信 思恋短信 设为主页 
祝福短信 职场短信 经典短信 求爱短信 表白短信 分手短信 朋友短信 早安短信 暧昧短信 节日短信 收藏本站
喜庆短信 考试短信 乔迁短信 亲情故事 爱情格言 文章故事 经典语录 短信大全 为人处世 早安短信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文章 > 情感故事 > 详细内容
不知道该怎么与她相处——自恋专题
发布时间:2010/3/24  阅读次数:327  字体大小: 【】 【】【
The  most  terrifying  thing  is  to  accept  oneself  completely.    
      
  最可怕的事情是完全接受自己。  
                                                                                                            ——卡尔·荣格
海明求助者主诉:我有个女同事,今年20,她很符合自恋的特征,我拿她没辄,有时说话语气很重,我该咋调节自己我没法了,所以寻求专业人士
海明心理咨询中心回复:您好,我们中心有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心理专家陈玉兰老师可以帮助您。她的资料和收费方式是:http://www.xljkw.com/zxs/Show.asp?id=9        以下是有关于自恋的相关解析和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自恋的定义: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里比多兴奋(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即弗洛伊德认为的“性”,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的状态。有这一表情况的个体称之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从里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他将本来应该投注于自我的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自恋的表现:
  在自卑、自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病态自我依赖。拉·洛克福库德说过:“自恋是比世界上最善于欺骗的人更加善于欺骗。”他又说:“自恋是最伟大的谄媚者。”《韦伯斯特辞典》把自恋界定为第六种贪得无厌的情感。具有自恋心态的人唯我独尊,唯我独存,爱惜自己达到病态的程度。只愿享受,不愿付出;只要求权利,不愿尽义务;只追求权力,不愿负责任;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只爱自己,不爱他人……凡此种种,都是自恋心态的表现。具有自恋心态的人不能与他人发展出任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容易陷入孤独之中。自恋和孤独,经常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一起。而且,与自恋结伴而行的是自卑和忧郁。
  自恋又叫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人格。其主要表现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好做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颜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剧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为谋取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自恋的人格特征
  1.认定自身的优越:
  自恋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是:认定自身的优越,有种特权者的感觉,坚信自己值得别人无条件的爱和帮助,以获得一切为理所当然。缺乏共情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出于一种对自身力量和重要性的不现实的意识,自恋者过分关注自己的需要,而且总是认为自己的需要是正当的,所以有权率性而为。他们期望得到别人无条件的爱,而不管自己平日是多么的漠视别人的需要。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看着别人,实际上眼里还是那个需要被满足的自己。寻求优越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幻灭的梦想,只有这梦想才能给生活赋予一种闪闪发光的意义。  
  2.受到挫败则倍感抑郁和绝望:  
  如果她们受到挫败,没能及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就会倍感抑郁和绝望。因此种种能寄托这种寻找优越感的文化体系,其中包括有组织的宗教、各种形式的集团、竟争、荣誉以及形态各异的等级制度,都会成为自恋者寄托心灵的场所。  
  她们在生活的激流中努力寻找世俗荣耀,追求社会性成功的标志物和陈腐不堪的浪漫情调。  
  然而,在这条通往无上优越的路途上,人的灵魂势必要受到一次次的考验,每一次挫败实际上都会造成自我鄙视和自我折磨,而人为了保全自己,不可避免要放弃那个真实的自我。  
  自恋是用过度美化和拔高生活细节来粉饰平庸,同时向他人塑造理想中的自己。自恋是心理上的化妆品,抹上它不只是为了给人看,也是为了哄自己高兴。久而久之,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真面目,不知自己青面獠牙。自恋者其实时刻需要一面镜子来观赏自己。  
  3.早期条件优越:  
  自恋型的人,常常是些从小家境宽裕,受到宠爱和羡慕的孩子,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智商或者漂亮的外貌。在他们的早期经验中,没有与别人的愿望和意志产生健康的摩擦,也不需要通过成就来赢得那种价值感,这导致他们出现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权力感和自大感,为戏剧性的荣耀着迷,并且毫不怀疑自己应维持自童年起就接受的那种优越感。他们期待持久的好运,指望靠命运和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但与此同时他们的自私和罔顾他人感受,必然导致亲密关系的困难。爱对于他们来说,常常只意味着被爱,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懂得爱,也没有能力去爱。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
  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A、在对于这类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中,  科胡特提出心理治疗师可以基础于神入之同理心的基础,利用治疗初期的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密友移情的情况来和病人产生正向情感联结,然后在治疗过程中籍著“适度去幻象化”协助病人完成循环回路的合理构成,以使夸大的自体自恋过分需要修正为符合一般社会的正常自恋的满足程度。当然这里还有病人因为咨患的互动引起病人将治疗师的优良人格品质转换性的内化作用。这一方式的发现使1970年之前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束手无策的治疗局面获得改变。
  B、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必须要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1.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2.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3.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便会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1.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2.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3.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这样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1.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2.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监督者,一旦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并及时改正。
  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要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放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C、在自恋人群里,结束是自恋的极致辉煌,但在别人眼中却是自恋的破产。假如不想破产,就让病态的自恋走开。给你三个锦囊,突破自恋的包围。  

  锦囊一:不去挑剔  
  尝试着把专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离自己最近的人。假如是欣赏而不是挑剔,连别人幼稚的或愚蠢的举动都是可以用来欣赏:一个胖胖的人不允许别人提“胖”字,一个已经骨瘦如柴的人还在那里刻苦地减肥,决不允许自己的身上多出一磅肉,比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还残忍,那是活生生发生在生活中的喜剧,作为一个欣赏者,你的心情会非常好。  
  当你的注意力被外部世界吸引,你发现自恋不自觉地融化了,甚至不存在什么自我。你在一个无名的地方看见一朵无名的花开了,你觉得真美,在你的世界里就只有那样的美而没有自己。病态的自恋,正悄悄地从你的身边走开。假如是挑剔,你就会拒绝外部世界的融入转回自恋状态。

   锦囊二:自我分析  
  尝试做一个自我分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列出自己的性格优势以及劣势,同时列出与自己的性格相关的真实事件。假如你的自我分析中只有优势只有成功,肯定是自己在骗自己。一份真实的自我分析可以帮你打碎自恋的幻觉镜子,我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甚至有好些行为连自己都无法忍受,还自恋吗?  
  通过自我分析,一个人甚至可以找到命运的曲线。性格决定命运,人站在命运之上,根据自己的经历产生的态度处理接下来的问题,命运也不过是这样的不同事件的连接。自恋的人会因此找回自己的真实。  

  锦囊三:归零策略  
  给你一个家,你知道有些东西是垃圾,扔还是不扔?扔的时候会因为情感上的因素令自己的心隐隐作痛,不扔你只好生活在垃圾时空。扔,千万不要客气,对垃圾的客气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当自恋损害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垃圾,扔就要彻底。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归零法则。  生活中的人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归零,让自己回归到零状态。你是一个高级职员,在你的职位上做出的业绩都写在了功劳簿上,可是你被提升成经理,在心态上就有必要归零。你会说我很优秀,也没有人不承认你优秀,你的优秀是蚂蚁的优秀,你战胜了诸多蚂蚁脱颖而出,你已经进化成大象,跟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也是大象。  在公司你是董事长,假如你把董事长的气质行为带回家里,你会指望自己亲爱的立正鼓掌喊一声董事长好吗?你会认为没有必要,可是你的行为决定了你还是董事长而不是一个妻子。跟自己的男人说话的时候就像与客户谈判,自己的判断绝不容许别人质疑,或者只强调结果而不容许别人的解释,对不起,你的董事长瘾还没过够,你还在自恋中。别说你就是一小小的董事长,连英国女皇要进卧室还要敲门对乔治先生说“伊丽莎白,你的妻子”。她曾骄傲地回答说“女皇。”可怜的女皇在卧室外站了很久。你是一个有许的女人,可是在妻子的位置上你还得归零。  
  一个优秀的女人会因为迷恋自己的优秀,在结婚前与自己的未婚夫签定离婚财产协议公证,一个优秀的男人会在结婚前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签立N份契约保障自己的所谓的权益,在自己与婚姻之间建一道隔离墙,你说那份自恋是一种聪明还是糊涂?当自恋成为一种病,当一个人被喀琉斯(自恋)情结控制,健康的生活就无形中遭到侵蚀,风化了的生活的岩层正在剥离,一个真实的人在什么地方站稳自己的脚跟!

【海明治疗技术】
1、精神分析疗法: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主要针对童年是否有创伤经历以及创伤对症状的影响,让潜意识的东西呈现在意识里,并发泄压抑和累积的情绪,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疏导;
2、催眠治疗:催眠是心理咨询的整合平台,在催眠放松的状态下,直接和潜意识对话,了解潜意识里隐藏的情结以及影响,并结合其它方法进行解决;
3、认知疗法:了解来访者的非理性认知模式,以及非理性认知在何种情况下出现,然后采取认知疗法中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咨询,重新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包括理性情绪疗法、贝克认知疗法);
4、行为疗法:运用如系统脱敏、满灌疗法、代币法等方法,解决内在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帮助培养合适的行为来应对生活与工作,良好的应对人际关系,从行为层面塑造,帮助来访者更好的适应社会;
5、内观正念静心治疗:海明内观团体以佛学为本,以心理学,催眠学为用,提升心智图式为使命,导归身,心,灵治疗为果。”海明内观课程来源于南传佛教中最优秀的法师马哈希的教导。同时海明内观的操作过程中也融合最优秀的超个人心理学家阿玛斯的钻石途径。通过个体化进程,达到“自性实现”的目标。
6、森田疗法:采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方法,与症状和谐的相处,带着问题生活,最后解决问题;
7、音乐治疗:利用音乐打开心灵,在音乐里将内在的情绪发泄,将潜意识的东西调动出来,同时用音乐为心灵疗伤,给心灵提供能量;
8、心理剧治疗:通过角色扮演,在后期的恢复中和中期的治疗过程中运用;
9、超个人心理学治疗:在传统的方法基础上,运用超个人心理学的方法,治疗内在的伤害,同时开发自身的潜能和智慧,达到自我治疗与恢复,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性,享受最美的自己。
10、意义疗法:通过内在心理的发掘,寻找自己心灵的意义,一旦找寻到一个人的意义,可以应对任何困境;
11、家庭治疗:整合结构派、海灵格系统排列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的精华,对家庭模式和沟通方式进行分析和调整,从家庭动力场的层面来解决问题。
12、团体治疗:运用团体的能量场,在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爱与信任的氛围,在团体里一起成长。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007文章阅读网(www.kk007.cn)    Email:yukun1124@gmail.com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负责人,本站定尽快处理.
鄂ICP备09005046号

爱情故事 心情日记 人生感悟 情感故事 励志文章 短片鬼故事 恐怖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医院鬼故事 伤感的句子 优美的诗句 成功人生 励志名言 励志故事

成功哲理 爱情哲理 人生格言 为人处世 爱情感悟 爱情格言 伤感爱情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亲情感悟 亲情故事 家庭物语 母爱亲情 父爱永恒 成长文章

生活感悟 文章故事 友情故事 大学生活文章 校园爱情文章 高中小学生文章 经典文章 QQ空间经典日志 经典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