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杯打了几天了,今晚是小组最后一场,中国队vs印尼队。看了几场,也听到了很多的评论,似乎也没有什么新鲜事,精彩球也出现的不多,好像大家关心的不主要是中国队能不能拿冠军,反倒是中国女单和中国男单掌门有没有新人取代,于是,也就带着这个主题看了几场球。
印象较深的还就是今晚的仪涵那场,可说,小将打大赛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就是看小妹妹能不能理解到真正的原因。做为过来人,一点感触还是有的。
话说本人年轻的时候,先回到在安化业余体校的时候,就有两位形影不离的竞争对手,可偏偏每次一有比赛就只有两个名额,没办法,选拔,打,反正不是比赛赢就是哭赢,女孩就是这样,好胜心要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回到在省队的时候,目标不同了,受到同年龄启发,要学会听大队员的话。这个大队员可牛了,年龄大、资历老、水平高,做小的可以经常没场地训练,就坐在边上看老队员练,评不出球,也可以评价一下动作。生活上可以叫小的跑跑地方、做做事情,什么的,由此这样下来,萌发了我们渴望做老队员的强烈愿望,所以凡是可以和老队员比赛的机会,一定不放过,拼拼拼!
拼到93年,好了,老的都走了,就剩下我们了。头年女团比赛还坐冷板凳的我,转眼间变成了女单一号女双一号,这都哪根哪啊,这有九红姐率队和年轻的超姐领头可就是不一样,94年湖南女团比赛奋力拼搏夺得第25名,唉,总共才25个队!惨啊,那时候多想有老队员带着啊。记得当时回到省里,遇到一新上任的院长,生生的要把我们湖南羽毛球队给解散罗,那养着一大帮人、没成绩留着干啥!想着后怕,要不然,2000年也没咱什么事,小鲍和郑波现在估计也早生儿育女了,哈哈哈。开个玩笑!
其实啊,这有师姐领着还真是幸运的事情!我从小就喜欢和大队员在一起,首先因为我听话,事我倒是做得少,而且我模仿能力快,老队员教我一个动作或者传授我一个经验,我很快就学会了。遗憾的是影响了我和同年龄队员的正常沟通,那种女孩之间的小打小闹没有引导出来,限制了温柔女性这一方面的发展,整天只知道争强好胜,勇争第一,绝不服输的坚强性格!
打到国家队就更明显,这可是要用成绩说话的地方。96年初在二队,参加亚洲锦标赛选拨赛,10人选一个名额,我很荣幸打了第一;年中,二队和一队同年龄的打选拨,一个名额上一队,不记得有多少人了,也是10来个吧,很幸运我又打了第一;到97年参加了苏杯那就飘起来了,以为自己能排名世界第一,就可以当世界第一了,那时候年轻就是年轻,就好像今天仪涵比赛时,央五解说嘉宾说的:不是说能被派上场就一定要把自己做第一的心态,她目前的技术、步伐、经验、和心态都还不能成为世界最高水平,还是要把自己当一名年轻选手,上场就是去拼你的对手,没有必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给人架上去了,还是要能找到回来的梯子。这仿佛也就是当年的我,我要是能在当时立马找到下来的梯子,也就不会有98年输米仓的那一茬,99年咱也不会连拿几个老二了。
昨天看了林丹赛后自己的点评:说道,现在年轻队员上升很快,自己还是希望用比赛来证明自己。我能理解到他的压力,只是没想到会来到这么快,说他是一名很有智慧的球员,我绝对赞成!
所以,年轻队员们,还是要学会放慢自己竞争的脚步,多完善自己、给自己多一点时间虚心学习老队员,好好享受老队员带给你们的幸运,到那一天,你自然就是老队员了!等你当了掌门,就该想着啥时该找梯子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