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谈裸色变,让她们裸身,她们不敢,让她们裸婚,她们更不敢。怕裸身,主要是因为多数女人都没有能裸给人看的自然条件;而怕裸婚,则是缺乏自信,以为没从男人那儿要来一些物质保障,就这么白白跟了他,被他轻易甩掉的可能性会很大。但现如今男人的质地,和女人的父辈祖辈早已有了天壤之别,过去男人认为娶妻生子养家糊口是他的本分,现在男人认为找个女人搭伴过日子是他的需要,当本分变成需要,男人就不再是女人的倚靠了。这或许是男女平等教育的结果吧,反正男人再也没有了英雄救美、壮士护花的冲动,这时你还强调结婚要男人付出多,他理你才怪。
其实彼此都付出、彼此付出都差不多的结婚,是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必然产物。过去家家子女多,传统又是抬头嫁低头娶,低头娶媳妇的男方显然不能和抬头嫁闺女的女方计较谁家付出多,女方有钱也要留着给儿子娶媳妇呢,闺女出门子能有份嫁妆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幻想娘家给更多经济支援,男方又不是倒插门。可现在,第一批独生子女都30多了,以后婚恋中的主要参与者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女方父母的钱没了其他去处,不帮闺女弄个像样的小家,貌似也不落忍。更况现在房价比天高,光指望男家购房、安置新人,一般人家还真是力所不能及,于是乎,合作社式的婚姻经济共有制就出现了,民间已然形成两家合力帮新人的嫁娶新风俗。当下的男女平等是以物质付出显现的,精神平等因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还远远滞后,所以男人容易露出贱嗖嗖的猴精样儿,女人容易展现苦兮兮的怨妇状。
有点儿物质基础了,人们开始关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事儿。想当年我们的父辈,上世纪5、60年代及70年代初结婚的那拨人,他们结婚时可是没有今天的压力。那时谁家都赤贫,有两床被褥枕头,外加两副碗筷牙具,再来一把暖壶一脸盆,他们就能过日子了。那时人们虽是物质匮乏造成的被动裸婚,但因为大家都一样儿,也就没啥委屈感了。所以环境很关键,当周遭人都以简朴方式组建家庭时,你也不会介意你男人有没有钱、你跟他是不是裸婚。也所以,某顺一直强调婚恋要以“情投意和为原则,两情长久为目标”,不能一味苛求物质条件,尤其是当下婚姻法保护婚内的个人财产,他即便带个金山来娶你,只要他跟你离婚,他那金山都会原封不动地扛走、你一毛钱也搞不来,顶多是跟他蹭点吃香喝辣的机会。想想人可以挎着爱马仕开着宝马喝着拉菲生活,也可以拎着菜篮骑着永久咂着小二生活,且后者未必比前者短寿,谁更快乐还真难说。某顺这么想想,就坚信婚姻必得两个相爱的人来完成,若不爱,光钱多有毛用?你顶多是个五陪,陪他吃喝拉撒睡,分手时能分割的还是你们的共同财产。
另外,裸婚也是当下婚姻不牢靠的自然结果。三十年前人们一提离婚,当事人顿如天崩地裂、考妣尽丧,不到万不得已,他和她都绝不走这步;旁人说起谁谁离婚了,也俨然跟议论谁谁叛国了一样的兴奋。毛时代的人们以离婚为耻,不管能不能过下去,男女都认定但凡结婚就得从一而终,贞操概念确定了人们的婚姻态度。但当下人们的脑子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都进化到能接受离婚并鼓励从头再来了,婚姻关系越来越脆弱,结婚证的约束力越来越疲软,在无法保证相携到老的前提下,谁还乐意为结个婚就倾尽所有呢?万一结婚没两天就掰了,即便彩礼房子等大件能索回,花在蜜月及婚纱照及酒宴及装修,还有不断贬值折旧的家具家电低值易耗品上的那些没法召回的钞票,由谁来承担损失?鉴于这方面的深思熟虑,很多男人的家长即便有钱,也不想为儿子娶媳妇就把粉全抹脸上了,他们也怕白投入。同理,有女儿的人家更不信当下男人还靠得住,他们给女儿陪嫁时会小心地设置止损点……最终是很多人越来越乐意裸婚了。对彼此作风及共同未来的信心缺乏,会让裸婚成为流行。
表面看裸婚寡情,事实上它考核男女双方的信用和认知,还考核彼此的感情和耐心:没有钱的参与和干扰,你还能爱我么?你又能跟我走多久?不爱我也跟我走不久的人,当然没资格让我付出一毛钱嘛。括弧,这里的我,是泛指所有愿意裸婚的人,含某顺,括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