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2010年,是真的来了。纵观考生相,有在眼睛一睁一闭中照常过着每一天的;有争分夺秒K书型的;还有心里想着改变但高呼着思想有多远,考试就给我离远点的……经历了前段时间的大考小考,总结回顾自己的学习,进步了吗?收获了吗?站在2010年的齿轮上,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当新年的阳光打在你脸上的时候,你是否应该用一种新的态度、新的认识、新的面貌去“赢”接2010年的高考呢?我们希望,下一次和你见面时,阳光已经照亮你的梦想。
拿到我们本期杂志,看到“志愿”两字时,你是否还会倔强地说:“那是高考之后的事儿啊,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如果你现在还是这种想法,那笔者只能摇摇头说你“out”了!
“问”话志愿,还等什么
《中国教育报》在2009年高考后曾以《高考招录检验考生和家长智慧》为题对考生志愿进行了分析,并把许多考生选专业形象地称之为“盲人摸象”。笔者认为,这些考生之所以“失明”,是因为缺乏赖以“明察”的基础,之所以缺乏“明察”的基础,是因为缺乏充分的准备。而要准备充分,是需要花精力和时间的,但许多考生和家长往往却认为填报志愿也就两三天的事,高考后甚至成绩公布后再准备也不迟,但这样的准备是难以做到充分的。最后在填报志愿时只能是举棋不定,左右徘徊。希望你们在看了以下的内容之后,能够对志愿有新的认识。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疑问缠绕的话题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疑问缠绕的话题。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会有因为志愿问题导致落榜的考生悔不当初!其实,也有为数不少的已经走进大学的新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发出同样的感叹。
前不久,据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经济导报》报道:“本科新生和高职高专新生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分别为40%、42%;有60%的本科新生和58%的高职高专新生对就读专业‘很不满意’和‘不满意’”。据称,这是专门跟踪调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截至2009年11月15日的数据。
六成新生? 如此高的比例难免让人产生疑问,也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而某省2009年两位考生的高考志愿留下的一连串疑问,则会让你有些难以解惑。
太多的疑惑,
这志愿让人难以揣摩
先来看落榜生小斐的志愿。小斐是理科考生,所在省当年本科一批理科省控线为498分,这位考生高考成绩为493分,因是省级三好生,可享受10分加分,加分后的投档成绩为503分、超省控线5分。但小斐却在录取前填报志愿时未填本一院校志愿。是要放弃本一院校?可小斐却在本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了本一征集志愿。是因为无校可选?在所剩无几的征集院校中她却尽其志愿表所限,填满了4所高校。是因为当初填报志愿时认为自己498分的高考成绩未上本一线?难道当初不知道自己还有10分的加分?是因为自己在本一院校中没有竞争优势,而把志愿的重点放在了本二院校?太多的疑惑,还真让人难以揣摩。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小斐志愿吧。
小斐所填本一征集(平行)志愿A、B、C、D院校分别为重庆医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所填本二(梯度)志愿第一至第三院校为:上海海关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在本一征集志愿投档中,小斐被投进本一征集志愿D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因本一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被投D院校,说明该生投档成绩未上所填A、B、C征集院校投档线。结果,因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征集录取分为507分,以“所报专业满,不服从专业调剂”为由将其退档。
从小斐所报北京体育大学专业志愿看,“所报专业”仅新闻学(体育新闻)一个,也许考生并不看好其他专业,也许考生因为自己的成绩在一本无多少优势,而把宝压在了本二院校,从策略上说可以理解。但从其所填二本志愿看,疏漏明显。其所填第一志愿院校上海海关学院录取分历年较高,小斐虽有加分垫着,也未能攀上这一高枝(录取分数线507分)。上海海关学院2007年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早在升格前的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时代,就以其“高超”的录取分数线让许多上了二本线的考生也只能敬而远之。该校在2006年小斐所在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为556分,远超专科省控线(460分)近100分,直逼当年一本省控制线(560分)。而升格后的本科时代,该校在小斐所在省虽为二本批次录取,其录取分数线却让许多上了一本线的考生也要冒一身冷汗,如该校2008年录取分数线为644分,超本二省控线(534分)111分,超本一线(593分)就高达51分!
考生所在省二本为梯度与平行相结合的志愿模式,即第一与第二(平行)志愿之间为梯度志愿,第二至第四志愿为平行志愿,较之完全平行志愿A院校志愿来说,第一院校志愿应填得更加谨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志愿”一旦失误,很有可能失去本批次的机会,且第二平行志愿所填院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多是以这些院校在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未完成计划前提下才有可能。因此第二平行院校志愿则应考虑在近年多有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院校中进行选择。而该生所选院校近年均在第一志愿就录取满额,没有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的记录。
从小斐的志愿和结果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并没有对所报院校信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填报志愿也就比较茫然,落榜也就难以避免。
如此志愿,
不被疑问缠绕都难
再来看另一位考生小谢的志愿。小谢虽已被云南大学调剂录取,但看了下面该考生的志愿列表,不被疑问缠绕都难。
本一院校及专业(方向)志愿(院校后括号内的数字为该校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数):
A.云南大学(13):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财务管理 服从调剂
B.重庆交通大学(53):
1.工程管理 2.测绘工程 3.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C.贵州大学 (33):
1.土木工程 2.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D.长安大学(47):
1.工程造价 2.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E.大连海事大学(17):
1.电子信息工程 服从调剂
本二院校及专业(方向)志愿(院校后面括号内数字为该校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数):
一.西南交通大学(20):
1.土木工程(工程造价) 2.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3、土木工程(工程检测与评估) 服从调剂
二.重庆邮电大学(4):
1.电子信息工程 服从调剂
三.成都理工大学(75):
1.工程管理 2.测绘工程 3.土木工程
服从调剂
四.上海海关学院(1):
1.国际商务 服从调剂
小谢本一至本二院校志愿共填了9所高校。这9所院校的专业志愿,小谢有的只填了1个,有的填了2个,最多的也就3个,但均服从专业调剂。按小谢所在省志愿填报规定,每所院校可填6个专业志愿。小谢为何最多只填3个甚至只填1个专业,却又服从专业调剂?是没有专业可选?小谢所填院校,除上海海关学院和重庆邮电大学分别只有1个和4个可选专业外,其余院校最少也有13个专业可选,最多的达到75个专业。服从专业调剂的小谢既然有专业可选,何不自己先“调剂调剂”?而“服从”专业调剂,也就意味着这些院校所列专业均愿意接受。既然均愿意接受,难道就没有相对自己而言更愿意接受的专业?如果有更愿意接受的专业,何以要放弃“表达”意愿的机会?
小谢的高考志愿给我们留下了的太多疑问,而这些疑问也隐含着填报志愿的艰难,填好志愿更难。看来小谢还真被志愿难住了,似乎对所填院校的专业不甚了解,否则不会将有限的选择权轻易放弃。但愿小谢调剂录取的专业是自己满意的专业,但愿这位大一新生不是那60%中的一员。
填志愿前,
不妨留下充裕的时间先问问自己
一位“211”院校的招办主任在分析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时说,调剂专业,尤其是高分考生调剂专业后很失落,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每年都会听到很多考生抱怨:“如果我之前花时间搜集志愿方面的内容,现在就不会这样踌躇不定。”“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要多看志愿几眼。”……但时间不能倒流,留下的是考生和家长的无奈,而所填志愿呢,其结果难免如同小斐、小谢的那样让人实在看不懂。其实,从笔者搜集的大量案例看,类似小斐、小谢的志愿太多太多。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要不就是认为这所院校也可以,那所院校也不错,举棋难定;要不就是认为这个专业不熟悉,那个专业不了解,无从落笔,其结果,必然匆忙行事,难以正确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院校,或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选择意愿。
因此,填报志愿前不妨给自己留下充裕的时间先问问自己,心仪的院校心中有数了吗?这些院校近年的录取分数搜集了多少?这些高校是否与自己的实力相匹配?这些高校的录取规则了解吗?这些高校的专业了解多少?是否有中意的专业?有没有预防于万一的备选高校和专业?……
如此多的信息需要搜集、整理、分析、取舍,对于将要步入2010年考场的考生来说,半年的时间并不富裕。赶快行动吧,还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