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都有的情态。
动物的嫉妒不在我的此文表达中。嫉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嫉妒包括攀比、诋毁、蔑视、陷害等心理及其支配下实施的行为,其实广义的嫉妒在人类社会群居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很多、甚至无法计数的内蕴思考和表现形式,比如内向的嫉妒有时会被奋发努力和品质自修掩盖了——但依然是另向的嫉妒。
狭隘的嫉妒自然是可以一语中的、一目了然的可物化、可描述、可专指的,比如吃醋——不由不让人联想起酸味来。
嫉妒是一种内在情绪与外在行为相互转换、相互支持、相互消减或殖增的主动的主观的个私意识,而这种意识一旦被一个群体共同默认,就形成了时代的世态,甚至有时从念想变成行为的嫉妒会以民主的名义去实施。
我想说的嫉妒,是当今社会生活中那些叫人无法摆脱的世俗惯性。虽然嫉妒也是一种动力,但它起初孳生的缘由恰恰是无力。
只有无力、无能和际遇不适的人,才会嫉妒。嫉妒的对象是别人,伤害的却是自己——产生嫉妒心理的人,往往是情态失衡和思绪愁忧的。嫉妒在个人思想境界造成的后果是一样,那就是焦虑、愤怒、颓废和失落的感觉,而转化为行为之后,却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伤势,对别人的,或对自己的。
同性之间的嫉妒最是致命的,与人于己皆无益处,而这是最初的典型的嫉妒——嫉妒的理由宽泛无比,比如爱情、财富、名位、才气、貌相、甚至年龄。
异性之间的嫉妒,则微妙的很。一个男人嫉妒一个女人与一个女人嫉妒一个男人的事,虽然在通常意义上的嫉妒定义上很少发生,而在别样的借代形式上,却屡见不鲜。比如政治职级的高低、男尊女卑的深意、财富的多寡,异性之间的嫉妒多是一种转嫁。
交叉多向的嫉妒,则是一个人心理扭曲后对一切可嫉妒的事物,采取的混乱又茫然的自我虐弃的,半理性半感性的广泛的憎恨和抵触感。
人类社会中,有私人的理性和感性,所以就有了个人固执不变的观点和判断。
这个世界上,最叫人无法忍受的嫉妒是没有前提、没有原则、没有界限的情感独舞与群体盲目。
我曾在很多场合、情节和网络文字中,看到那些“三无嫉妒”——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对此类嫉妒进行诠释。一个种菜的人,不去嫉妒种的更好的人,而去攀比航天员的鞋子比自己的贵,这种嫉妒实在叫啼笑皆非、莫名其妙和无可奈何。另外吃外国总统取了六七个老婆的飞醋的人,也不是没有。——每个人都有一个角度、一个角色、一种角力社会的位置,在他目所能及、力所能及、情所能达的范围内,有一些似是而非、明显或隐晦的嫉妒心理和言行,周边的人是能理解和感受的,那些时间、空间跨度太大的比较和攻讦,几乎没有发生的理由和见谅的意义。
但是,现实中这类嫉妒心理正在以加速度大面积的滋生繁衍,在我视野里,我看到了很多损人不利己的嫉妒正在层出不穷,仇富、仇官、仇医生、仇老师、仇车、仇房子、仇一切可以仇的人,似乎在成倍数的增多。心理失衡的源头是嫉妒,公平意识也是以嫉妒为原动力的。而所谓社会的平衡,说到底,关键在于对诸多心怀嫉妒的人的总体安抚。
一直以来,人们常常误读嫉妒,认为那是一个人不明智、没文化、缺教养的表现,其实不然,嫉妒原本就是理性判断之后以感性言行吐露的正常人格表现。有人断言,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嫉妒心理的人,我个人觉得,此言不虚——嫉妒存于每个人心中,只是每个人个体的差异,而表现出的状态不一样罢了。嫉妒的强度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胸怀、气度和见识,也涉及一个人生活现状——贫穷夫妻百事哀,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因妒生忌就成了很多人的价值取向——不谈、不想、不接触、不亲近那些自己嫉妒的人、事和场景,情感的回避,从此慢慢成了个性、喜好和生态习惯。但这却是一种似有若无的病——心病,无药可医、自生自愈的病。
我不赞同这两个字的旁边,都加了女字旁,似乎这种最初的憎恨情理,都是源自女人。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女子的眼界、知识、涵养较之走南闯北、谋养家口的男人而言,当然是小得很多,按照这个逻辑,女子比男人对一些事物和情感的宽谅、包容和缓释度,自然要差很多。而时间的车辙已经印碾到了人类公元纪年的二十一世纪,女人们早已走出了户外、听到了风声、看到了光彩,她们慢慢的放下了很多小鸡肚肠,她们也学会了大嫉妒、大报复——与男人别无二致的嫉妒。可是嫉妒两个字已经无法改造了,在约定俗成的人文惯性下,女人们卸不下这个沉重的背负了。好在,在嫉妒的人生旅程上,男人开始学会分担——而且分担的更是难以承受之重,他们比女人嫉妒的更直接、更委婉、更隐蔽、更坦然。
有一次与一哥们谈话,本来说的好好的,后来差点闹翻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很好笑——立基角度不同的两个人,怎么会达成理性的谅解呢?
忽然想到那次谈话,忍不住想说点题外话。关于命运的问题。
命运是个玄妙的话题,哲学家、社会学家、普通百姓,各有各的见解。但说到底,只有两种结论:相信,或不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相信命运的,而这些人正是不甘现实、不认自己角色的那些人,那些人代表的情智底蕴,也正是造成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安然有序的原始动力。——以平常心看如今的世界,你会发现,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混淆了角色、位置,人们对价值观的解读,歧义也越来越大。
一个买不起房子的人,有多少种情态呢?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只说几种种类:一是自责,这种人大多埋怨的是自己,说自己无能;再一种是抱怨,他们几乎不假思索的谴责——政策制度、社会形态,不管他们自身是什么;还有一种是沉默,而这种人占了多数。但他们并不放弃——期待和奋斗。
那天哥们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其实心头一凛的,因为我当时确实心里没有认为自己是站着的。
讨论的核心是安于现实还是改造现实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从长到一百年、二百年那么远的历史眼光,看待现实,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调整一下心态,不让这一有限的人生所遭遇的苦难把自己折磨的心疲力尽、了无生趣。某种意义上讲,那是一种接近阿Q心理的内修之法——有些无奈、却不等于完全的消极,我不否定奋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现实宿命的不甘。但是,一个具体的人又怎能摆脱时局、环境、际遇及个人内品、能力、情商的影响呢?生活没法讲道理——我一直认为人生不是公式、逻辑,人生只是偶然的累积。人世间,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每种道理都有个角度的,可是有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每每不愿把自己放在那个不利于自己的角度,因此人伦中,基本没有客观可言。
比如一个公务员,他的工资很高,甚至很多升迁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有了车子,比一般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资源、权力资源和人气资源。但他不会因为在街道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而对自己通过正常手段取得的那些福祉而羞愧,因为他知道从当初到现在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十年寒窗刻苦读书家人省吃俭用供上大学,一字一句答卷且在几千人中脱颖而出,每天勤奋敬业扎实工作——那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换来的。所以他无须为自己旱涝保收、穿暖吃饱的相对优越的生活而自责。但是,有人心里不平衡了——为什么他那样生活而自己却每天生活没着落呢?太不公平了。是的,当然不会公平——虽然他上学的时候顽皮捣蛋、考试零分,虽然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但他也是人,就应该过上那样的日子——他是这么想的,他认为他这么想没错——人人生而平等,美国的独立宣言上就是这么说的。这就是个角度问题,思考问题和看待现实的角度问题。即便,社会进程中,我们现在确实遇到了一些制度性的、政策性的问题导致的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但我们还是在以我们能够采取的方式在修正着,包括首先修正着我们自己的内心。——任何时代,过去,现在,未来,不公平、不公正、不对等的事,曾经、正在和必然还将发生,哪怕层次不同,哪怕体现于具体的未必是那一代人、那一个人。铺路的石子与矗立的石碑,永远也没法妥协的。
嫉妒如果能有个转换的契机和管道、社会如果能够个希望的方向和出口,我想现时人性中那些因为被挤压、被诱发、被误导的异象、暴戾及其恶性膨胀之势,一定能得到平抚。前提是,我们人人都要纠正过去那种“人性本善”的误认。QQ日志大全
杨柳不妒桃花艳,原本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可以时时回头审视一下我们自己,那些忐忑不安的岁月里,我们到底踩下了怎样的行迹。
天长长、地长长,悲喜只是梦一场。让人妒忌的那个你熟悉的一生富裕和显赫的人,终究也是死了,而你还活着。那一刻,你会笑吗?
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你不熟悉的,却比你熟悉的那位更富裕、更荣耀且更健康的人,还在与他的白雪公主一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