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愈发清冷了,人也日渐慵懒,翻书几页便觉倦意丛生了。
搅弄着一杯咖啡,不觉微恼,没有预期的苦涩,滞于舌尖的是黏腻的甘甜。些微的失望,许是好事者为贴合大众的口味而刻意为之。恍然忆起,有一种唤作“咖啡伴侣”的东西,不禁失笑。为何与苦相伴的不是另一种清苦,却是痴缠的甜腻呢?是“调和”“中庸”的思想作祟还是“物极必反”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被研发者玩转得渐入佳境,熟络自如。
常言道“忆苦思甜”,孰不知,多的是急功近利,恨不能越过漫长而煎熬的过程直接享受甜蜜成果的人。“所幸”商家读懂了大众的心理,因而日渐的“人性化”与“善解人意”。
咖啡掺入了糖分,也就失去了耐人回味的资本,少了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本真。如训练有素的狮虎,纵然憨态可掬,温驯纯良,缺少了灵动的野性与不容侵犯的威严,甚为可悲!
只是市场仍在,或许较之以往还稍有扩张,亦无可厚非,毕竟,多的是吃不得“苦”的人。本来万事万物皆无定论,谁又能界定咖啡切不可履行饮料的职能?一言以蔽之,注定有失偏颇,一分为二才不失客观公正。吾既非“为道者”,更非“苦行僧’,将毫末之事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实则无聊甚至小题大做。正如川湘嗜辣,江浙喜甜,北方多省好咸,偏好而已,实不必细较。
昔日,与素食主义者闲谈,问及他多年坚持食素的缘由,竟是不忍杀生。殊不知,瓜果蔬菜亦有生命,也知冷暖,更惧病害,有所悲喜。花会力避摧花之手,黄瓜离蒂也“呜呜啼哭”,草木何辜,仅因其不争不语而遭轻贱,动物会跑会叫会撕会咬而得怜取!只是,天竞择物,适者生存,人终须仰赖生物而活,否则也只能沦为生物链中的一轮,化作花泥或成为猛兽的囊中之物。素食者与荤腥者谁为善恶,又怎堪辩白?
“空调事件”曾遭热议,“我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的论调一度成为笑料。更有好事者将之广而告之,大有哗众取宠之态。批判现代人难耐寒暑,缺少韧性的论断更是大行其道。纵然默许,追根溯源,这一切又是谁一手造就?更有人将之归结为“90后”是颓废的一代,看不到希望的一代,娇弱的一代。如果年龄可以代表阅历,可以代表生命的厚度,代表所有的共性,也许真的可以如此划分,可是太多人不过倚老卖老,成熟的不过年龄。正如星座,世上果真只有按年月划分的十二种性格的人,那些界定真的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你们为他们创造了成为温室花朵的条件,又何苦苛责他们难经风雨,不耐打磨。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为何唯一不变的是舆论的造势与水涨船高的偏见?
刻意而为,难免造作,随心随性,又沦为不羁,只道是,庸人自扰,人世苦多。不得不说,我有精神地洁癖与思想的胁迫,生得一身反骨。尚自然而恶粉饰,宁愿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最直白外露的丑恶,也不愿得见“画皮”般的虚华与唯美。苦便苦吧,总好过甜极生腻的迎合;涩便涩吧,好歹胜过圆润而少回味的堆叠杂陈。
粉雕玉琢尽态极妍,却不敌心尖的一朵商无盐。正如妆分三段,生命为上。如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所言“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涵养远比易凋的红颜来得震撼,来得深刻,来的持久。翠竹一竿,瘦菊一丛,令人流连,不在美态,而在风骨。也难怪乎古来便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宣言。
不觉间,杯中咖啡已冷,也罢,不适便舍吧。
各持所需,各圆所好,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