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明白了“梦中情人”是怎么形成的,也明白了感觉是怎么形成的,你可能会说,我心中还是有疑虑阿,到底怎么解决没有感觉的问题?或者说到底凭感觉找对象是不是对的?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来研究多巴胺这个物质,遇到有“感觉”的人而产生的多巴胺在人脑中的高浓度一般保持二年左右,通常在双方很有“感觉”而“相爱”的二年以后,多巴胺在大脑中的浓度开始下降,当多巴胺的浓度降到正常值时,原本很有激情、很有感觉的那个人却很难再让你有感觉了,而此时,对方原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开始成为你在意的重点,如果这些方面存在问题,双方就很容易发现对方跟之前象换了个人似的,这在当今似乎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有一个试验解释了这个问题(Goodwin,Fiske,Rosen,& Rosenthal,1997),试验中让一个男性被试先给一组与他没有特殊关系的女学生的作业打分,他给出的分符合女学生的实际作业水平,而当把他正在约会的女生的作业也放到里边让他打分时,他给这位女生的分明显高于她作业的实际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对自己有感觉的人的评价往往高出实际情况,反过来是不是也验证了人们在恋爱中的智商下降了很多,这个道理是不是也说明了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吧。
由于在有“感觉”的前二年多巴胺浓度高时给对方的评价是高于实际的,所以当多巴胺降到实际水平时,评价也降到了实际水平,这时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原来对方不如自己之前看到的好,很多人还会说是对方变了,是的,可能对方变了,因为如果说他(她)也发现了你不如之前的好了,所以他(她)也会相应的调整对你的态度。
看到这里,或许你对到底对什么人都没有感觉的问题和凭感觉找对象对不对的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的一些数据或许对你还会有些启发;
在印度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现在“包办婚姻”的比例仍高居80%。在印度人当中,年纪在40岁以上的人士当中大多数都是包办婚姻。这些人虽然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的还在国外学习生活过,但在婚姻大事问题上还是选择追随传统。问及印度人对包办婚姻的看法,多数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在印度人看来,婚姻既然是一种社会契约,就承载了社会的、经济的和家庭的诸多义务,而只有包办婚姻才能完成所有这些“任务”。
引用这个案例并不是说包办婚姻是好的,这些才刚刚被我们推翻了几十年婚姻制度现在如果又被说成好的,现代人或许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去找对象了,而是有人对于那些包办的婚姻和自由恋爱的婚姻做了一个爱情评分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很能说明一些问题(Gupta & Singh,1982)。
调查发现,那些自由恋爱的婚姻的爱情评分在婚姻开始的前二年内是较高的,在二至五年后爱情的评分开始下降,十年以后分数几乎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而那些包办婚姻的爱情评分一开始是没有自由恋爱的评分高的,但一直在向上提高,二至五年后会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后一直延续,这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印度的包办婚姻的幸福指数是高于自由恋爱的婚姻的。
印度的包办婚姻通常都是有父母操办的,父母会从亲戚、朋友等相对知道一些情况的家庭里开始筛选候选对象,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收入状况、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等,父母一般会经过精挑细选挑出5个左右的候选对象让子女从中去选,子女之间相互见面如果感觉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就可以结婚了;而这样形成的婚姻其离婚率是很低的。
这与Bernard Murstein的爱情三阶段理论是同理的,他认为对于一对伴侣,有三类信息在不同阶段分别影响着关系的发展,它们分别是刺激、价值、角色;在关系的开始,大约是前二年,“刺激”影响着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和关系发展,这里的“刺激”主要是指对方的年龄、性别、声音、外表、气质、行为举止等有吸引力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年后“刺激”的作用逐渐降低,“价值”开始起到重要作用,而“价值”主要指彼此之间是否有相似的态度、对事物的认知、宗教信仰;到了五年以后,“角色”是最主要的了,角色是指对方在为人父母、事业、处理家务方面是否与自己的观点类似;
Bernard Murstein所说的“刺激”和我们前面所说的“梦中情人”和“感觉”是一回事,“感觉”是当前国内人们找对象的主要依据,它不但因为“梦中情人”形成的过程中被添入了文艺作品的影响而很难出现,并且在结婚二年后它还会逐渐被淡化,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凭“感觉”找对象的今天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离婚率了吧。
这基本上也能回答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了,现在社会“感觉”就是难找到,并且“感觉”不是婚姻幸福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