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不同怎么办?
晓燕今年34岁,她的职业是英文翻译,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晓燕的长相跟她的爱好很类似,她平时喜欢看话剧、音乐会、芭蕾舞等艺术表演,而她高高的鼻子、修长的身材、加上微微的卷发和白嫩的皮肤,使得她看起来艺术气息很浓、也很美。
像晓燕这样的女孩儿,要长相有长相,要收入有收入,要学历有学历,属于典型的“三高”美女,加上多年来的努力,事业上已经很稳定了,可就是有个大问题没解决,至今单身,一直待嫁闺中。
俗话说“女大不能留”,女儿一直未嫁,急的晓燕的爸妈团团转,从晓燕二十几岁就开始托亲戚、邻居、朋友给介绍对象,到今天是能托的关系都托了,人家也介绍了不少,可女儿至今还是单身一个,为此,老两口总是着急上火的,最近觉得的实在没办法,都在鼓动女儿电视征婚了。
晓燕觉得自己不是个保守的人,但上电视征婚自己还做不到,害怕朋友同事的议论会让自己受不了,觉得难道自己都混到这个份上了?需要电视征婚才能嫁出去,她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人。
其实,晓燕最近也有一个刚刚认识的男士,就是还没有向家人公开,因为还有个问题,晓燕还没想好。对方条件也还不错,身高1.76米,本科学历,37岁,有房有车,两个人约会几次后,对方对晓燕的感觉还不错,晓燕也觉得对方也还可以,可就是有一个问题,晓燕还接受不了?
一段时间的约会过后,晓燕发现对方和自己的业余爱好,不是很对路,这个男生喜欢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类项目,和自己的不一样。两个人在一起要么吃饭,要么喝茶,这个男生从来不主动约晓燕去看看话剧、音乐剧什么的,“十一黄金周”放假时,本来有个很知名的音乐会,晓燕暗示了对方,结果发现对方根本没反应,晓燕很失望。
过了“十一黄金周”,晓燕就赶紧来找我,问我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两人共同爱好不一样,自己一直幻想的爱情和婚姻,应该是婚后两个人经常看看话剧、音乐剧类的,或则是经常出去旅游一下,可发现这个男生好像不太喜欢这些项目,两个人在一起只是吃饭、喝茶,顶多就是去看场电影,晓燕觉得,这和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一样,难道为了婚姻要牺牲掉自己的爱好吗?晓燕很困惑!
我们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结尾基本都是这样的,王子战胜了恶人,救出了公主,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这些童话,结局都是美好的,仿佛王子和公主只要一结婚,就永远无忧无虑了,只剩下幸福的生活了。
而其实,这只是童话,现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但这样的童话却还在很多女孩儿的心中,她们还在梦想着自己就是童话中的公主,在等待自己的王子出现,然后把自己接走,从此和王子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晓燕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幻想着自己婚后还是风花雪月、浪漫无比,和自己的丈夫经常去看话剧,听音乐会。并且,把这个幻想和择偶过程中的标准结合了起来,只要对方在业余爱好方面和自己不一样,就开始担心以后不能两人一起浪漫了。
乍看起来,找对象要有共同爱好,这是个很合理的要求,我在前面的章节不是也在强调共同语言的重要性吗?
是的,共同语言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两个人在一起,比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创造共同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共同语言本身。否则再多的共同语言,时间久了,也会乏味的。
婚后的生活和婚前有什么不一样?
在实际的婚姻中,每天的生活就更是另一个样子了。作为一个结了婚的女性,婚后的生活,可能会和晓燕的想像差距很大。
有人说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很俗,但很实际,婚姻中的生活,不像单身时一个人了,一个人可以休息日,想什么时间吃饭,就什么时间吃饭,想什么时间起床,就什么时间起床,但婚后不是了。
一般家庭在结婚后都会要孩子,晓燕也是有这个想法的,婚后的女人,有了孩子生活就完全两个样了。孩子在生活中成了中心,在三岁上幼儿园前,孩子是离不开妈妈的。
我的儿子马上就六岁了,我可以描述一下,我太太在有了孩子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从儿子出生到二岁半上幼儿园,这两年多时间里,儿子和我太太几乎是二十四小时在一起的,我太太的生活,基本上是围绕着儿子转的。每天早上自己还没醒,孩子就醒了,所以自己也要起来,给孩子冲奶粉,弄吃的。白天则要带着孩子到处去玩,晚上孩子不睡自己也睡不成,半夜还要照顾孩子撒尿,以防止尿床。
我太太在婚前,有很多一起玩儿的很好的朋友,有了儿子后,几乎很少有时间去跟朋友们聚会了,顶多也就是打打电话,慢慢的随着那些朋友也基本都结婚了,相互之间连电话也很少打了。
后来儿子上了幼儿园,她的繁忙程度也没减少,每天上班前,送儿子去幼儿园,下了班还要去接,即便有时我去接儿子,她还要抓紧在家给我们准备吃的,这就是一个女人婚后的生活。
当然,可能会有没结婚的人会说,我结了婚可以请保姆啊!让保姆带孩子,我还是可以去跟朋友们玩的嘛!
这是典型的想象中的婚姻生活,现实是,你基本上做不到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家里,自己去潇洒。
在与我结婚前,我太太是个不喜欢小孩儿的人,经常给我说,以后生了孩子要么你带、要么保姆带,我可不带。结果呢?等儿子出生后,她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别人带,这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感情,是女人们在婚前无法想象的。迄今为止,我已经见过几个婚前说自己不喜欢孩子,但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改变看法的女人了。这就是伟大的母性,这种母性在女人没有生孩子前,或许难以想象,但一旦有了孩子,这种伟大的力量立刻被唤醒。
如果你能做到把孩子丢在家里,自己去潇洒,大概是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代价的,因为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经常不跟母亲在一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不自在,与别人的互动可能会成为问题,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
孩子在婴儿期,是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之间的链接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缺少与人的多方面的互动和沟通,大脑中没有被经常使用的神经元之间的链接 会减少,而这些链接一旦脱落,就基本很难再恢复,这样,孩子与人沟通能力就可能受到影响。
晓燕没有想到这些,如果想到这些,就会知道,其实,不是跟一个爱好不同的人结了婚,才会牺牲自己的爱好,而是跟一个有很多爱好相同的人结婚,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牺牲自己的爱好,因为婚前和婚后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人在婚姻中有所获取,就一定有所牺牲,这与“舍和得”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这或许就是幻想和实际爱情、婚姻的区别。王子和公主的生活只可以在童话中,实际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繁琐的事情,需要每天重复的做,也会遇到很多新的困难,需要共同去克服。
但与晓燕一样,有这种想法的女孩儿也不必灰心,其实,两个人间的共同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共同语言也是可以培养的,比如共同照顾孩子,共同做饭或做家务,陪孩子玩耍,不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共同语言,其本身又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
婚前的生活,快乐的源泉可能是来自自己的爱好,看话剧、听听音乐会,而婚后的生活,快乐的源泉完全可以是来自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比如两人一起在家做饭,一个人切菜,另一个人炒菜,两人边做饭边聊天,相互分享一下这一天里遇到事情,也是一件很浪漫和享受的事情。
节假日里,夫妻俩带着孩子去公园,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看孩子在追逐花丛中的蝴蝶,不也是一件最浪漫的事吗?而这些,也正是我生活中快乐的源泉之一。
晓燕要的是浪漫和快乐,只要能够感觉浪漫和快乐的事情,都是可以一起去做的,没有必要非得限定于自己婚前的某些爱好。如果因为这些而淘汰了这个男友,那其实恐怕是自己太死板了吧。
再说了,自己真想去看话剧、听音乐会,对方不想一起去,自己去就是了,这时对方也可以得到些空间,去上上网,打打游戏,这也叫相互给空间,而女人婚后魅力的保持,也需要这样的空间。
情感教练的提示
婚前和婚后,快乐的源泉可能是不一样的,热爱生活的人,是能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快乐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