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一群人对此绝对是深有体会,那就是我们的高中生,对他们来说,他们既有近忧,又有远虑。近的是高考,远的是大学和毕业之后的工作。不管怎么说,这一切的一切围绕的中心,还是大学。
大学比以前多了,大学生也比以前多了,但是好大学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的,这使得很多怀揣着名牌大学的梦想却没有多少实力的人在高三乃至高二就开始着急自己的前景。于是乎,他们想到了一条“捷径”——从艺,以一个艺术生的身份,加入到他们梦想的大学中去。
艺考生,或者称其为特长生更为合适,一般分为这几种:美术特长生,音乐特长生,表演特长生,播音特长生,新闻和主持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等。而且近几年来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不是造谣,你去某个名牌大学或者艺校那瞧瞧,只要那人山人海,门庭若市,肯定是招考的日子到了。
为了准备艺考,家长和学生们可谓是煞费苦心,花大价钱给孩子请这样的大师那样的权威去补习,文化课耽误了不说,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好,一堂声乐课下来,怎么也是好几百到几千不等,学生却不可能在这短短几小时之内把所学的东西消化掉,那怎么办?只能继续投资。
好不容易到了报考时候,那个长龙,那叫一个壮观,北京三环的下班的堵车都不一定能跟它比。好不容易报上名了,家长和孩子却一口气都松不下来,备考,考试,等消息,备战高考,填报志愿一样都不能少。搞得很多当爸爸的经理比总理还忙。
这样好不好呢?表面上看有两个好处,一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产生兴趣,他们的出现将大大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二是圆了很多学生的名牌大学梦。
乍一看,的确是个好政策,其实则不然。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两条没一个是对的。
首先,他们当中很多人不是因为爱艺术或者本身就具备特长而去选择的这条道路,他们很多人是为了大学而特长,为了录取而艺术。这里面又分两种人,一种,是会那么一丁点,而且有些许兴趣的,但是绝对谈不上有实力的人物。第二种,是根本就不会,甚至是不懂的”高人“。
首先说第一种,本人就是一个靠艺术进入大学的学生,我是美术生,知道点美术,小时候也爱画画,但是绝对称不上水准,能上的了大学,一是自己有努把力,二是后面有一堆还不如我的爱好者垫背。
然后是第二种,如果我告诉你,学美术的人连画笔都不知道怎么使,你信吗?不信也得信,艺术生买大学资格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要你够牛,你就可以靠这个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学。再举个例子,我认识不少五音不全的音乐特长生,照理说五音不全的话音乐就不应该是他们的特长了,可是他们硬是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高考大军,更为讽刺的是他们在之后居然进入了这个领域,成为从艺大学生的一份子,你说要是你五音不全也弄个乐器啥的也就算了,你居然还是靠歌唱进入大学的。你靠歌唱进入大学也就算了,好好练练提高一下自己吧?不,非得个个跟曾轶可似得有个性搞个绵羊音屎壳螂音啥的。你说你那么个性也就算了吧,你居然连五线谱都不认识!你能想象吗?这样的学生绝对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数。
其次,这条道路看起来是给文化造福,实际上是给艺术事业添堵。还是以美术生为例,山东,江西,湖南,内蒙和浙江都是美术大省,其中又以山东和江西最为突出,山东的艺术生,据说有好几十万,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认识不少大学山东美术类同学都是复读两到三年才进的大学,可见竞争之激烈。他们有些人是因为竞争,有些,则是被赤裸裸的潜规则掉。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有些许水平的美术生,考某个大学,该大学招5个人,前20名都有潜在的机会,你排名是第19,与你并列的有那么几个,而刚好在报志愿的时候前面有好些人是不中意这个学校而刚好能轮到第19名的,别笑的那么早,你还是有可能被挤出来。为什么?因为之前那些与你实力相近且同样有机会的人潜规则了你,也就是说,本来属于你的位置其实早在考试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定了,你,只是一个参与者和陪衬品。
于是,每年艺术生复读的就也不少了,我甚至见过三十好几还在为美院而奋斗的美术生,这股劲头,都快赶上明清时候那些考科举的了。
再次是入学之后的心态,既然没努力都能进大学,那没努力也能找到好工作。别笑,很多艺考生就是这么想的,而现在关系大于实力也是大学生不可逃避的现实,既然大学这条路可以潜规则,那么就业存在猫腻也就似乎无可厚非了。
最后是作为,有些造诣的,因为受到某些感染,变得喜欢哗众取宠,搞出一些不是艺术的“艺术作品”,还要把它们和地球,人类什么的大问题挂钩,成为大笑话。能力一般的,在他们的强势攻击下越发没有作为堕落自己,默默无闻。不学无术的,更放纵自己,把校园变成了自己的游乐场,一个严肃的学术舞台,俨然成了一个虚幻的泡沫。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真正喜欢艺术热爱艺术的不是被挡在大门之外,就是在这条求学道路上苦苦徘徊。而越来越多不思进取的思想充斥了大学校园之后,只给这条道路留下了肮脏和颓废的口碑。最要命的是,当你发现原来你在大学的竞争者们学的东西原来都是一样的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近年来毕业的艺术生越来越没有水准。
就是这样的一条道路,本来是多么美好和令人向往,却因为诸多这样那样的猫腻被河蟹掉,本来当代大学生就是迷茫的一代,潜规则化的艺术生介入,则使得这条路变得更扑朔迷离。艺考大学生的未来,何去何从?这其中,又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和讨论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