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主页 冬天短信 秋天短信 夏天短信 春天短信 情感短信 温馨短信 浪漫短信 健康短信 思恋短信 设为主页 
祝福短信 职场短信 经典短信 求爱短信 表白短信 分手短信 朋友短信 早安短信 暧昧短信 节日短信 收藏本站
喜庆短信 考试短信 乔迁短信 亲情故事 爱情格言 文章故事 经典语录 短信大全 为人处世 早安短信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日记 > 情感日志 > 详细内容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发布时间:2010/12/6  阅读次数:177  字体大小: 【】 【】【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朋友翠袖看了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心里就堵得慌。陆游的《钗头凤》道出了东风之恶,欢情之薄。而唐婉的《钗头凤》却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于是,人们便有了疑问:“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事实真的如此吗?解开这个疑问,还得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说起。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他舅父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文静灵秀,善解人意,不善言语。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与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于是,陆家就以一支精美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20岁时,陆游取了表妹唐婉,夫妻俩甚好。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陆游以后的仕途之路暂且不说,单说这“忠”字。

  何谓忠?查《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 《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这是春秋时人们对忠的解释。从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上看,历代的名人,诸如孔子、孟子对“忠”内涵都有过论述。

  到了汉代,西汉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贾谊在其《新书》中多次谈到忠,他对忠的解释是对孔学的进一步论叙,也是基于爱民的。而西汉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提出了所谓的“王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原是指提网的总绳,这里是一种比喻,意为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有较绝对的支配权力,而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则只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这无疑是和孔子思想是相悖的,也是孔孟儒学的一大变。“忠”由原来的儒家(孔子)的伦理范畴而一跃成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范畴,其含义主要是指对君主忠诚。《忠经》上所谓“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人乎,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也”。

  上述足以说明,在封建社会。“父为子纲”是天经地义的,子对父,妻对夫则只有绝对服从的义务。

  陆游(1125—1210)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空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排斥打击。中年入蜀,在国防前线担任过军中职务。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词作虽不如诗歌数多,影响在,但也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

  在这样一个封建官宦家庭成长起来的陆游,对待“忠”字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怎敢违背父母之命?!

  回过头来再说唐婉。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详。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唐婉婚后数年未育。陆母不愿意让儿子因为这个女人而绝了后。当时,生育是家族的大事。陆游母亲以这个理由提出要休唐婉,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与唐婉终究被迫离婚。

  面对“夫为妻纲”,唐婉又能怎样呢?没有选取择,只能接受。

  离婚后陆游先娶妇,新娘姓王,过门后很快生了孩子。唐家愤愤不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当时也很有点名气的另外的一个文人。这文人对唐婉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婉,想尽力令她幸福。

  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的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到此,“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的疑问便可得到解答。

  词中上阕是陆游在向前妻唐氏倾诉几年来的愁苦与寂寞。最后“错、错、错”三个字,却是一字一泪。但此错既已铸成,即便引咎自责也于事无补,只有含恨终身了。这足以说明,陆游有了“新欢”却难忘“旧爱”。

  下阕是用代言体直拟唐氏口吻,哭诉别后终日相思的苦情。据陈鹄《耆旧读闻》说:赵士程“家有馆园之胜”,可见这词中“闲池阁”是赵家的“家有馆园之胜”,词中说明了唐氏改嫁后不能忘情于前夫,赵家虽有园林池阁,却因抑郁寡欢而从未登临。下转“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用前秦苏蕙织锦回文诗赠其丈夫故事,直将改嫁后终日所思和盘托出,补足上二句之意。结句“莫、莫、莫”三字为一叠句,低徊幽咽,肝肠欲断,这是绝望无奈的叹息,也是劝慰前夫,自怨命薄的最后决别。

  看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魔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在词中抒发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她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独语。“难、难、难!” 如今已是咫尺天涯,物是人非,心孤影只,身体也大不如前,沉重的病魔就像秋千上长长的绳索一样整日缠磨着自己。这种忍着泪水,强颜欢笑的心情与思念的病痛,想统统隐藏在心底,可是,又能瞒得过谁呢?

  可见,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唐婉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据说唐氏在沈园与前夫会晤之后,不久便抑郁而死。不难看出,唐婉所在赵家家境随好,但并不是她的“新爱”,这就难免要让其回顾“旧情”而生“抑郁”!

  “女子重前夫”我是赞成的,“男儿爱后妇”,我且不敢苟同。就现今社会而言,“男儿不忘前妇”的实例颇多。“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 “喜新不厌旧”已成为“时尚”。更有甚者,把与后妻生活中私下攒的钱,偷偷的送到前妻的手中,从而取悦与前妻爱的共同“结晶”。不管男儿在婚姻中犯过多大的错误,但总能从本质中透出应有人性,尽管这种人性不是很美。我想,男儿在婚姻中的过错,也一定有女子的责任。

  泰纳在论人性时说过:“有一种超乎一切之上的动力,就是爱;“因为爱的目的是促成另外一个人的幸福,把自己隶属于另外一个人,为了增进他的幸福面竭忠尽智”。“我们看到爱的面目就感动,不论爱采取什么形式,是慷慨,还是慈悲,还是和善,还是温柔,还是天生的善良;我们的同情心遇到它就起共鸣,不管它的对象是什么:或者是构成男女之间的爱情,一个人委身给一个异性,两个生命融合为一;或是构成家庭之间的各种感情,父母子女的爱,史弟姐妹的爱;或者是巩固的友谊,两个毫无血统关系的人互相信任,彼此忠实。”

  不难看出“爱”是“人性”的美!尽管,有的男儿很“博爱”。尽管他没有给爱的对象带来幸福,但就出发点而言,还是能够折射出人性的美。陆游也好,现代人也罢,总能让我有动容之处,动容之时。我真的佩服陆游在75岁高龄时写下的《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陆游75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世界的情调。桥是伤心的桥,只桥下的水还是绿色,他依然在这桥下水中想找到美的瞬间性。“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40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

  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爱,真的伟大!爱,更加神奇!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007文章阅读网(www.kk007.cn)    Email:yukun1124@gmail.com
免责声明: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阅读,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负责人,本站定尽快处理.
鄂ICP备09005046号

爱情故事 心情日记 人生感悟 情感故事 励志文章 短片鬼故事 恐怖鬼故事 灵异鬼故事 校园鬼故事 医院鬼故事 伤感的句子 优美的诗句 成功人生 励志名言 励志故事

成功哲理 爱情哲理 人生格言 为人处世 爱情感悟 爱情格言 伤感爱情故事 网络爱情故事 感人爱情故事 亲情感悟 亲情故事 家庭物语 母爱亲情 父爱永恒 成长文章

生活感悟 文章故事 友情故事 大学生活文章 校园爱情文章 高中小学生文章 经典文章 QQ空间经典日志 经典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