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恋爱心理-“自私”的人更心理健康
鱼头鱼尾的故事:
他和她是在朋友生日聚会上认识的。餐桌上有条特大的红烧鱼,他挟鱼头,她挟鱼尾。
然后,他们结婚了,每次吃鱼时,他给她挟了鱼头,她给他挟了鱼尾。
多年后,白发苍苍,经不住岁月蹉跎的他先走了一步,看着那留下来的蓝色笔记本,她一页一页仔细地翻着,她终于发现……
他最爱吃鱼头,却一辈子吃着鱼尾。
她最爱吃鱼尾,却一辈子吃着鱼头。
有些人可能认为故事很美,是啊,爱是好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版本却是,既没有爱自己的结果,也“伤害”了对方。
“自私”的人更心理健康,这个标题看起来好像于情于理不通,是的,再加上一个限制,那就是“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也就是自私的同时不伤害任何人,那么这个人就会心理比较健康了。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是没有“自我”,或者自我价值不足-内心深处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没有自我或者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内心非常脆弱,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怨恨、委屈、压抑的感觉。如果没有内心的成长和合理的疏导,长此以往,内心的负面情绪越积累越多,直到有一天“爆发”,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什么的情况属于没有“自我”呢?
第一,不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例如:有位来访者阿明,他的苦恼是说他单位里的人都不合情理。我问,怎么不合情理呢?他说:“我越让着他们,他们越得寸进尺。”我让他举个例子。他说:“单位过年分东西,我刚好出差,他们就把我的东西给瓜分了。分就分吧,东西不多,也无所谓,可是都没有一个人谢谢我,这让我非常生气。”我问他:“既然生气,为什么不要回来,或者质问他们?”阿明叹气:“因为这么点东西,伤了和气,人家还会说我小气。”
阿明的问题就在于,一、不敢维护自己的利益;二、又不是内心里真正的大方。这自然就有了矛盾,自然心理非常不好受
第二,讨好别人。
很多人有这方面困扰。例如阿梅。阿梅来咨询的困扰是经常感觉很压抑,很多时候表现的没有主见。例如,自己作秘书工作,有时候在饭店领导让自己点菜,自己感觉非常犯难,因为总也不能满足所有人口味,总是会有人不满意。咨询发现阿梅存在讨好别人的倾向,通过讨好别人来博得大家的好感,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阿梅的问题是在成长过程里总是感觉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没有安全感,所以通过这种活讨好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地位”。讨好别人,失去自己,当然感觉压抑。
第三,不敢拒绝别人。
表现为经常不敢拒绝别人借钱借物,有求必应,不敢或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邀请。每次经历这些事情之后,总是感觉不舒服,甚至有被强迫的感觉。
第四,等待别人来爱自己。
这方面在婚姻恋爱的表现非常多见。例如,阿文。她哭诉几乎每次过生日男朋友都让她很伤心,他几乎从来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和他们恋爱纪念日。我说,既然你说他很忙,你为什么不提醒他?她说那多不好意思!
类似的人把自己的幸福托付给别人,所以别人要对她的幸福负责人。问题还是没有自我。
第五,总是扮演被害人的角色。
婚姻中总是有些人扮演受害人的角色。有位咨询者说,丈夫赌博成瘾,总是骗她的钱。我问有多少次?她说数不清!一个人可以被另外一个人骗到数不清的次数,为什么?是因为她愿意被骗!当然不是表面的原因,因为没有人愿意被骗,而是深层的心理-潜意识的原因。就好像吸烟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每天还是吸一包两包不误。还有些人在婚姻中被暴力所害,有时一害就是一生,这也是没有自我所以没有反抗和离婚的力量。
第六,不敢说真话。
有位先生,他岳母从北方来家里小住,这位先生给岳母买了一种水果叫杨桃,岳母吃了,先生问好吃吗?岳母回答“好吃,好吃”。于是先生每天给岳母买杨桃,岳母每天都会吃杨桃,直到有一天,岳母吃完就去洗手间吐了出来。这位先生才知道,原来岳母根本就不喜欢吃,为了“不辜负”女婿一片孝心,才吃到呕吐。最后搞到女婿尴尬,自己也不好受。
第七,过分渴望别人的表扬和鼓励。
有位路先生,打拼了多年,终于自己做了老板,但是却很不开心,所以来咨询。问他赚钱吗?他说赚钱啊!后来经过咨询才找到问题所在,打工时候那个老板非常会表扬和鼓励人,自己感觉非常有成就感,自己做了老板,再也没人鼓励和表扬了,所以不开心,压力大,情绪不好,还因此跟老婆吵架。
第八,害怕失去朋友的友谊。
有位柯小姐,自己说非常重视朋友的友谊,决不重色轻友。但是很多朋友却不买账,还说她虚伪,她非常委屈。经过咨询发现,柯小姐为了维护友谊可谓煞费苦心,经常送贺卡、买礼物、打电话等等,而且也从来不会主动得罪朋友,所以非常烦恼。很多朋友甚至敬而远之,以为她有什么特殊目的。经过咨询,柯小姐轻松了,明白交朋友原来要顺其自然,而且要不失原则才行。当然,这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柯小姐缺少安全感。
没有自我或者自我价值不足(自卑)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和父母的关系良好,是否得到父母的很好照顾,还有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童年有没有创伤(记忆的和遗忘的创伤)。治疗的关键在于修复童年的创伤,修复与父母的爱的链接。重建自我,或者增强自我价值。根源的问题解决了,表面的“症状”
也就自然消失了。
真正的大公无私当然值得颂扬,真正的大公无私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任何回报。但是很多的“大公无私”是恐惧心理和交换心理作怪,是心理没有很好成长的表现。
心理的成长不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就会成长。我见过一位老人,在打牌的时候发生口角,甚至掀翻了桌子。这样心理还是一个孩子的心理。
所以,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爱自己吧,一个人的幸福不是依靠其他任何人可以得来的,每个人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