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系蒙古语,意为20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户人家而得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北纬39
和林格尔系蒙古语,意为20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户人家而得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北纬39°58’-40°41’,东经111°26’-112°18’之间。北靠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土默特左旗,西连托克托县,南接清水河县,东南与山西省右玉县,东与凉城县、山西省左云县毗邻。面积3401平方公里。人口18.7万人,蒙古族0.76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17万人。县驻城关镇。和林格尔县现辖四个乡、三个镇、一个经济园区。现有145个行政村,5个农场,共计750个自然村。
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秦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时曾建都盛乐,唐代置单于大都护府,其后历代都设县置郡。从设置单于大都护府时起,这里就成为内蒙古中部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辽代在此设置振武县,为丰州下属的县城。金代振武城地方居民更少,改称为振武镇。元代称为振武城,可知当时居民已剩下不多了。元朝北迁后,振武城便沦为废墟。清朝初年曾有少量居民住在城内,清朝末年以后便迁移出去。清康熙年间,在现在的城关镇置二十家子驿站,因为当时有二十户人家,所以叫二十家子。
和林格尔县辖2个镇、11个乡:城关镇、盛乐镇、西沟门乡、公喇嘛乡、巧尔什营乡、舍必崖乡、董家营乡、大红城乡、羊群沟乡、黑老窑乡、新店子乡、樊家窑乡、三道营乡。
和林格尔县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属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 ”之说,总体地形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东南部属蛮汉山的支脉,山区占总面积的20.4%;中部和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的 57.3%;西北属土默川平原的边缘,占总面积的22.3%。 山脉为蛮汉山系。主要山峰:东有芒牛山,海拔1864m;南有圣山,海拔1788m;北有神山(又名脑包山),海拔2001m;西有摩天岭,海拔1302m;中有黑山(东摩天岭),海拔2031m。和林格尔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干旱、多风、寒冷,日光充足,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时短而温热,春季升温快,秋天降温烈。 年平均气温在6.2℃左右。一月平均气温为-12.8℃,极端最低气温为-31.7℃,七月平均气温为22.1℃,极端最高气温为37.9℃。 年日均气温在5℃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95天左右,年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的时间为233天左右。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一天内最大降水量为99.1mm。1971年-2005年期间,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78年,降水量为571.4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0.3mm。
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黄金、石墨、云母、铀、铜、铁、石油、石榴籽石、石灰石、浮石、耐火土、红粘土、盐碱、矿泉水等。 有野生果树12种,主要是山丁子、海棠子、山梨、山杏、山楂、稠李、柄扁桃、山葡萄、沙枣、酸枣、油瓶瓶、面果果等,分布在东摩天岭山区。野生中草药有:甘草、麻黄、黄芪、党参、地椒子、知母、冬花、枸杞、远志、蒲公英、车前、仓耳、黄芩等30余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蒲草、红心藻、水葱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狍子、狼、狐、獾、兔、雕、猫头鹰、黄鼠、野鸡、野鸽、石鸡子、半翅子、乌鸦、大雁、麻雀和黑乌蛇、菜花蛇、七寸蛇等,这些野生动物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山区。水生动物主要有鲫鱼、草鱼、白鲢、麦穗鱼,此外还有泥鳅、螺、蚌、轮虫和挠足类、梭角类游动动物。
盛乐百亭园是我游览的中心。百亭园位于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南山之中,占地8平方公里,群山拥翠、沟谷环绕、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按照规化,全园分为生态观光园、盛都宫阙、百亭园、中华钱币坛、世纪村、民族风情园、宗教文化园、现代游乐园等八大景区。 盛乐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展示鲜卑历史文化为主、是自治区十大特色之一的博物馆。该馆造型新颖独特,以历史遗迹为展示脉络,采用目前国内最新的半地下覆土式、生态环保型设计。让参观者宛如游走了一遍从古到今的历史长廊。
我是个不知道钱的概念的人,却不知不觉走进了中华钱币坛。随同的佳丽们都说,你喜欢钱,钻到钱眼里吧,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钱。我试了试,才知道,脑袋可以钻进钱眼里,身子却过不去,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是个有钱人。如果你想有钱,不妨去看看。
和林格尔还有一个必去之处,那就是蒙牛工业园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