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这句话道理是有的——素来没人规定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相逢,我们是自由的,自由选择认识一个人,或者不去认识,都无伤大雅。假设站在街角,对面走来的陌生面孔我们完全可以心底盘算是否迎上去寒暄——话题可以找么,但若手慢了,说不定这次擦肩之后此生都不会再相见了。邂逅这东西素来是即便不相逢也不会少块肉,即便相逢也不会多沓钱的。如果可以,我真期望我不认识你,省了功夫去了解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如果可以,我真珍惜我能够认识你,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可以让我牵挂的人。人生就是这么矛盾,谁都说不上个准。也许今天我还在这里,明天我就销声匿迹了。谁能预测呢?说到看相,实在令人大跌眼睛——若真能看破红尘,何必摆摊挣个小辛苦钱。若真是高人,何必笑脸相迎,四处揽客?
人生皆不可知,你尽可以预测,但终究无法断定,这便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没尝试之前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的味道。尽管上帝无时无刻不给你添些小乱子,但每个人都应该学着一笑了之。否则自杀人数若是一路攀升,对笃志清平社会的后生来说,简直是如鲠在喉了。
我颇为同意这种说法:即便我们交汇了,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当然,这未必是我们有意保留。你得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居住在这个星球上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生活,从事不同的工作,爱上不同的人,然后结婚生育,退休老去,最终相继离开,这就是人生于世的一次轮回。但毕竟我们可表现的便尽力表现,求得心安而已。一己之愿终究难与事实两全,既知结果,开通的安天知命,执着的但求无悔。可无论怎么做,那都是对的——凡人所评无非尘世间之得失,俗子已逝,哪里再存利害?
与己无关,就算惊涛骇浪,也充耳不闻?难以做到这点,瞻仰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心存敬畏,至少表明心中还有爱恨.说这世上还有赤子之心,我信,你说一,我也说一,但你的一是我的一吗?恐怕未必。穷人不能谈清高,因为他没钱;富人没资格谈清高,因为他有钱”。可真做到清高的人,哪里是富裕贫穷所能评价的呢?融入这个世界,是同流合污还是泾渭分明?天知道,这都是人强行分出来的界限。心都不开通,又如何能相逢相知?不过是遇见一个溺水之人,一同溺死而已。
我将我最珍贵的东西告诉你,并不害怕你会夺走什么——你若与我同行,怎会因小失大;你若不与我同路,这东西于你又有何用?同样是话,我说,他说,内容一样吗?如若然,那么你认识谁都不重要,如若不然,那么你认识谁,那就是倾向于谁了。同声方能相应,同气方能相求,至理啊。邂逅无非是个概率问题,可是相识却得做足了工夫。若非相熟至久,谁敢谈彼此相识?若非有德可循,谁敢交接日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必强分做了什么,未做什么。这个世界是无情的,因而得循正道,也无非如此。既然如是,何不遵循自然。畅游江湖,物我两忘。若是功夫到了,不认识,也就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