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最苦笑不得的莫过于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总不是同一个。于是,我常常责怪那些永远跟在人类思维屁股后面跑的基因专家。尤其是,看到身边那些魂颠梦倒或木已成舟的诸多苦恼。 我做梦都想,如果某个基因专家把爱情灵药给发明出来,你喜欢上谁就在谁的咖啡里偷偷下点药,然后,看着对方喝下去,然后,看着她眼神里绽放出异彩,然后,立刻冲上一阵狂吻。或者,世上有那么一种神奇的橡皮泥,把你想拥抱的人做成喜欢的一尊雕像,片刻,看到自己与一个活生生的作品亲密无间的样子,人们该多高兴啊!果真这样,孤男寡女,失恋、离异等等这些词汇必定从我们的概念里消失。
其实,我的痴梦非想,都源自热恋中的男女往往总是感叹那个叫做‘缘分’的什么东西。热恋时,对清纯的可人儿或白马王子铮铮发誓:“你非我莫属,我非你不爱!如果需要等待,那么我愿意用一生去换你的爱!”爱情誓言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囊中羞涩,语挚意切。
有一位大女孩,自从刻骨铭心的初恋失败后,先后谈了5个男朋友几乎都是匆匆分手,至今仍孑然一身。她执拗地认为,初恋的失败是命运与缘分意外的擦肩而过。用她的话来说:“我坚信,在爱情的河畔上,我一定会寻找到丢失的另一半蚌壳,与我的这片合拢起来,呵护着一颗透明的珍珠。” 覆梦寻缘?寻找曾经失去的另一半?真是匪夷所思又无可奈何!
这世上匪夷所思的事本来就很多,无可奈何的人又更多。缘分孽,坑害人的方式不同而恶果却一样。世上女人很多,男人说,与他有缘的女人只有一个;世上的男人也很多,女人却说,值得爱的男人也只有一个。诶!就像风筝一样,把一生的幸福寄托在犹如一根牵线的缘分身上。
“爱”到底是什么?以前有本很流行的书,是“司汤达”的《爱情论》,可我想,没人能搞的懂那里面到底罗嗦些什么。
不知您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 某大学一位成果颇丰的教授,风度翩翩、很有女人缘,妻子却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许多人对此很好奇,他解释说:“30年前下放到农村的时候,那时的我还不如一条狗活得自在!所以也就讨了一个不识字的老婆” 近年来,教授的虚荣心膨胀了,总觉得在众人的讥讽前抬不起头,并且对妻子也日感厌倦。某夜,他写了一沓离婚协议书,准备择日对妻子讲个透彻,好聚好散。 第二天教授起床,看见妻子正在用心地熨着一张张离婚协议书。原来是夜里,风从窗口进把书桌上的离婚协议书吹落到了水盆里。一早起来的妻子慌了,以为这是丈夫彻夜倾心的重要论文,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一张张地揭开,用熨斗熨平熨干,就像是在做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 顿时,教授仿佛觉得内疚把自己的心一下子掏空了,他推了推已经湿润的眼镜,感慨地默言道:“爱这个东西啊,就像心里的小火炉——燃熄自持,冷暖己知。” 那么,你的爱是痛的刻骨?还是乐的铭心?
印象中,古埃及有一个传说:一个人在由生到死的瞬间,神都要让他先回答关系到他能否踏上天堂旅途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把快乐带来了吗?第二个问题是:你爱的快乐吗?这个传说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快乐是人生之本!而爱情则是乐中之乐!我们追求爱情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获得充分的快乐与享受。如果再细细琢磨一下,真正的爱,爱到最后,原来心里爱着的你,只是另一个“我”罢了:选择你的是“我”,喜欢你的是“我”,牵挂你的是“我”,思念你的是“我”,需要你的是“我”,离不开你的还是“我”,爱你,其实就是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最爱的我” 曾几何时,我们单纯执着,追逐着一切美好,似乎五光十色的爱情里没有任何羁绊。但是,快乐与痛苦的过后让我们平静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在爱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对不起自己。得失之间,更是没有绝对的规则。
我们的爱,需要依靠相互在一起的吸引与专注,需要我们在爱情的环境里营造一种氛围,志同道合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痛与乐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去体会、去把握。尤其是那些对生活太精明,或者是追求什么完美的女孩子。太精明,大脑中过多的加减乘除会带来更多的杂念让自己感到很累;而执迷于完美,只不过更容易被爱撩拨得一团糟糕。爱中的你,只要肯去领略,就会发现在理想与真实之间有一片平衡和平静的风景!在它的每个季节,即便是冬季里,也都有很多足以让你忘记所有烦恼的赏心乐事。或许,你也会发现,爱情灵药就隐藏在你的快乐里。而快乐,就是你爱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