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观英美著名作品,从中可以品味出不同的爱情观、婚姻观。这也体现了当时背景下世人对婚姻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金钱婚姻观。
在世人的眼里,特别在一定的环境里,金钱是衡量一个人地位与身份的标准。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存在这样的一种婚姻观,金钱婚姻观。外国作品中,如啊《傲慢与偏见》:小乡绅贝内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贝内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而标准就是有钱。新来的邻居彬格莱(Bingley)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贝内特太太追猎的目标。特别是她刚听到新来的邻居彬格莱(Bingley)是个有钱的单身汉时,很激动的与贝内特对话:
“我的好老爷,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
“的确租出去了,朗格太太刚刚上这儿来过,她把这件事的底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你难道不想知道是谁租去的吗?”
“既是你要说给我听,我听听也无妨。”
“哦!亲爱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说,租尼日斐花园的是个阔少爷,他是英格兰北部的人;听说他星期一那天,乘着一辆驷马大轿车来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当场就和莫理斯先生谈妥了;他要在‘米迦勒节’以前搬进来,打算下个周未先叫几个佣人来住。”
“噢!是个单身汉,亲爱的,确确实实是个单身汉!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
“这怎么说?关女儿女儿们什么事?”
“我的好老爷,”太太回答道,“你怎么这样叫人讨厌!告诉你吧,我正在盘算,他要是挑中我们一个女儿做老婆,可多好!”
在这里贝内特太太充分体现了一副金钱至上的嘴脸。
然而,在另一方面,贝内特没有儿子,根据当时法律,只有男性可以继承财产,因此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Collins)继承。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于谄媚奉承,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拒绝后,马上与她的密友夏洛特(Charlotte)结婚。
总之,在本书中有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而在中国也是如此,门当户对,多不胜数。
第二种:爱情至上婚姻观。
当然,在众多作品中也体现了一种爱情至上的婚姻观。其代表作有英国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C.(1816~1855)的《简·爱》:其中体现了简爱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在小说的结局----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罗切斯特自己也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当然也是有爱情的。 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总之,《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展现了简的一种爱情至上的婚姻观。
在中国也有其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结局悲惨。然而,在其过程中,他们为了爱情,双双殉情自杀,这也不是一种爱情至上的婚姻观吗?而结局的化蝶,也就是爱情的结晶。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如《孔雀东南飞》等等。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虽不一定真实,然而它脱离不了现实,它们都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反映。反映了当时世人对婚姻、爱情的态度与看法。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婚姻观。